蒙恬策马巡视战场,晨光中,遍地狼藉。燃烧的营帐仍在冒着浓烟,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和血腥气。他的战靴踩在松软的草地上,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渗入泥土的鲜血。
“将军,发现一名匈奴贵族。”
亲兵押着一个少年走来。那少年约莫十四五岁,穿着华丽的皮甲,虽然被俘却依然昂着头,眼中充满仇恨。
“你是何人?”
蒙恬用匈奴语问道。
看着蒙恬,少年冷笑道:
“我是单于的幼子,你们这些南蛮子,迟早会付出代价!”
蒙恬心中一凛。单于幼子逃脱,这意味着匈奴王庭并未被彻底摧毁。他正要细问,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报——”
一名斥候飞驰而来,紧急的说道:
“发现大批匈奴骑兵正在集结,距此约五十里!”
蒙恬立即下令:
“全军戒备,准备迎战!”
他转向亲兵吩咐道:
“把这个少年严加看管,不得有失。”
就在这时,蒙远匆匆赶来:
“将军,我们在金顶大帐的废墟中发现了一些密信。”
说完,他递上一卷烧焦的羊皮纸。
蒙恬展开一看,眉头紧锁。这些密信是用秦篆书写,内容竟是朝中某位大臣与匈奴往来的证据。他的手微微发抖,这比匈奴的威胁更让他心惊。
“此事非同小可……”
蒙恬低声说:
“立即派人将密信送往咸阳,务必亲手交给陛下,等等,交给六公子……”
三日后,蒙恬率军返回长城。还未等他们休整,咸阳的使者就到了。
“蒙将军,陛下召您即刻回朝述职。”
蒙恬明白,朝中必然有人借机发难。他简单交代了军务,便带着亲兵快马加鞭赶往咸阳。
咸阳宫内,朝堂之上。
“蒙恬擅自出兵攻击匈奴,劳师远征,耗费军资,此乃大罪!”
丞相王?率先发难。
蒙恬则是不卑不亢道:
“臣闻匈奴犯边,边民惨遭屠戮。若不出兵,何以保境安民?”
“但你未经朝廷许可,擅自调动大军,此乃僭越!”
见此,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蒙恬正要反驳,殿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喊:
“王上到!”
秦王嬴政缓步走入大殿,群臣立即噤若寒蝉。他径直走到龙椅前坐下,目光扫过众人:
“蒙卿,你可知罪?”
蒙恬跪地道:
“臣知罪。但若重来一次,臣依然会出兵。边关告急,战机稍纵即逝,若等朝廷决议,恐怕匈奴早已深入腹地。”
秦王沉默片刻,突然大笑:
“好!好一个蒙恬!寡人要的就是这样的将军!”
随后,秦王冷冷地说:
“蒙卿,你立下大功,朕要重重赏你。”
“臣不敢居功……”
蒙恬诚惶诚恐地叩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