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村庄在升级为乡时其领地都会扩展出一半之多的土地面积。
实际上,这种扩展有着明确的规定:拥有黄金级别的村公所,其半径 15 里范围内的土地可以得到扩展;若是白银级的建村令,则只有 10 里的范围能够进行扩展;青铜级别的建村令所能扩展的区域进一步缩小至仅有 5 里;乌木级别的建村令仅能让周围 2 里的土地得以拓展;而最低等级的玄石级建村令,仅仅只能让 1 里范围内的土地有所增加。
至于其他那些原本属于卓氏家族的疆域,其实大多都是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强行占据而来的。虽然这些土地并没有被包含在建村令升级后的扩展范围之内,但即便如此,所取得的成果依然相当惊人——整个卓山地区的范围已然扩大了三分之一有余。
此次卓山升乡建制,剑门村那枚黄金建村令分裂出了一枚同样稀有的白银建村令!而在此之前,卓青虎和卓青牛两兄弟还慷慨地贡献出了另一枚黄金建村令。如此一来,他们便拥有了足够的资源,可以再次建立起两座崭新的村庄。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统计工作,人们惊讶地发现,仅仅是在这次卓氏升乡行动当中,所抓获的俘虏数量就已经多达一千二三百人之众。其中大柳村一带被擒获的俘虏更是超过了五百多人。不仅如此,后续在土坑村设下巧妙埋伏时,成功将那些企图出逃的劈浪刀手一网打尽,一次性截获了数十人之多。再算上在激烈的剑门村一战中的斩获,俘虏总数着实可观。
然而,这些俘虏们的忠诚度却普遍偏低。不过这并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对于忠诚度低于 50 的俘虏,决定对其实施劳动改造,通过艰苦的劳作来磨练他们的心性,并逐步提升其忠诚度;而对于那些忠诚度高于 50 点且不会主动叛逃的俘虏,则按照各自不同的属性特点,合理地编入户籍并安排相应的劳动任务,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新建立的村庄发展贡献力量。
那些拥有高强武艺之人都被编入了巡猎队,他们将负责保卫周边地区的安全;擅长种地的则被安排去开垦荒地,为人们带来更多肥沃的农田和丰收的希望;而熟练掌握伐木技巧的人自然成为了光荣的伐木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建造房屋、制作工具所需的木材。然而,最为令卓不凡感到欣喜若狂的事情发生在了昨晚那场惊心动魄的夜战之中。
……
再来说说负责攻打后山鸡鸣岭防线的那群手持劈浪刀的刀客们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人竟然都是一些从事走私私盐勾当的盐丁。而且,他们分别隶属于三个不同的私盐商队,之所以会聚集于此对卓山发起进攻,无非就是想要趁火打劫、发一笔横财罢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居然有人曾经在盐浮码头亲眼目睹过卓家返航的船队。随后不久,他们便听闻卓家即将晋升为乡级势力,感觉有利可图,于是便一拍即合,纷纷赶来这里妄图捞取好处。只可惜,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本以为能轻松得手的肥肉,实则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随着这份情报的浮出水面,种种迹象似乎都隐隐约约地将幕后的阴谋指向了简家。
不过,简家是否真的具备足够强大的实力去指挥那些桀骜不驯的盐枭呢?又或者说,简家在这场风波当中究竟扮演了怎样一种角色,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一切目前都还无从知晓,犹如一团笼罩在迷雾之中的谜团,等待着进一步的探查和解开。
然而,经过卓不凡与族中的几位核心人物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们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决定首先以礼貌的方式向简家传达信息,希望对方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毕竟如今的简氏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将近三千人的大家族,势力不容小觑。尽管卓氏实力强大,但要将其彻底消灭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最多只能通过利益的交换来解决问题。
而位于盐浮湾村的简氏家族在接到有关将近 600 名盐丁参与了卓山升乡之战的攻伐通报之后,整个家族都陷入了极度的紧张氛围之中。他们立刻采取行动,对前来盐浮湾进行通商贸易的各个船队展开了一场紧锣密鼓的紧急排查工作。
然而,这一排查却带来了令人震惊的发现。首先,竟然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离奇地失踪了!这支商队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毫无踪迹可寻。
紧接着,又有一支商队在当天清晨时分便早早地离开了港口,至今去向不明。至于卓氏所反映的第三支盐队情况更是复杂,它并未选择在盐浮湾上岸,而是转而停靠在了敖氏所属的泅水码头,并同样失去了踪影。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到,这三支商队无一例外都是从下游的大罗镇方向而来。其中那支失踪的商队,人们仅仅知道其领队姓潘;而那支提前离港的商队,则悬挂着荆花旗帜,据推测很有可能是源自于大隅东南部的浊水县;至于在泅水码头上岸的商队,似乎并非单一的队伍,更像是由数个小型船队组合而成。
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卓不凡感到异常不满和愤怒。他坚信简氏在此事当中必定存在着包庇纵容的嫌疑,否则怎么会出现如此多的蹊跷之处?但即便心中充满怀疑与不甘,卓不凡也深知自己此时无法轻易地对简氏采取强硬措施。
毕竟,简氏多年以来一直涉足贩卖私盐的勾当,积累了巨额财富,其背后的关系网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虽然卓山如今已经成功升乡,但要想贸然开启战端,与实力强大且背景深厚的简氏正面交锋,恐怕绝非明智之举。
……
最终,那些在卓山升乡守护战中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在停灵三日后,全都被隆重地安葬在了弈云观的后山之上。这里可以说是目前卓氏领地范围内最为理想的风水宝地——阴基明堂。此地地形独特,宛如一条玉带环绕腰间,背后倚靠雄伟壮观的剑门山脉,周围群山簇拥护卫,呈现出九龙朝拜宝珠之势。
不仅如此,这些烈士们的牌位还被直接供奉在弈云观内,每逢初一和十五,都会有卓氏族人们前来上香祭拜,以示对他们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与此同时,由于升乡事件而被迫迁移回来的众多族人,在完成了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之后,也开始按照计划分批次逐步返回到原来的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