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此次升乡之战,对于周氏而言,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原本他们信心满满,志在必得,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令人意想不到——他们竟然败在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上。
或许这便是那些文人统兵作战时所暴露出的弊病吧。虽然在宏观层面上,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的制定都可谓面面俱到,无懈可击;但由于缺乏对战场实际情况的深入考察和了解,以至于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方面出现了疏漏,从而给敌人留下了可乘之机。
正因如此,纵观整个宋朝时期,尽管其在对外战争中的胜负比例大致是胜多负少,但真正能够取得大规模胜利的战役却是寥寥无几。每一次眼看就要将敌军一举击溃之时,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让敌人侥幸逃脱,觅得一丝生机。
此时,周潜望着眼前那一群浑身伤痕累累、跪在周原村口的从东周村匆忙回援而来的周氏精壮子弟们,不禁悲从中来,泪水夺眶而出。
他满脸泪痕地转身对着站在一旁的卓不凡哀求道:“卓兄啊,如今我们周家已然走到这般田地,实在是走投无路了。还恳请卓兄您高抬贵手,收留我等。从此以后,我们周氏一族定当全心全意效忠于卓氏家族,绝无二心!”说罢,周潜便要再次下跪行礼。
卓不凡见状,心中暗自一喜,但表面上却赶忙伸手扶住正欲跪下的周潜,并装作一脸关切地说道:“周兄何必如此客气呢?咱们两家世代相邻,本就应该相互扶持,同舟共济才是啊。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听到卓不凡这番话后,周潜感激涕零,连连道谢:“多谢主公收留之恩,拯救我周氏全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周某在此再次向主公叩头拜谢啦!”说完,周潜又恭恭敬敬地向着卓不凡拱手作揖,行了一个大礼。
卓不凡是一个性格豪爽直率的武者,他为人仗义疏财、行侠仗义,在江湖上颇有名望。当周家表示愿意归附时,卓不凡心中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气度。
起初,卓不凡客气地推辞了几句,表示自己受之有愧。然而,周家态度坚决,言辞恳切,最终卓不凡也不再矫情,欣然接受了他们的归附。就这样,卓山乡几乎没有耗费太多的力气,便如鲸鱼吞食一般,成功地吞并了周氏的四个村庄及其所属的三千余民众。
不仅如此,此次行动还俘虏了大量的流寇,再加上之前卓不凡从芦心岛解救出来的众多妇女和奴隶,仅仅一天的时间里,卓山乡的人口竟然足足增加了五千多人!这对于卓山乡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收获。
面对如此庞大的新增人口,卓不凡迅速做出了一系列决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将周原村和西周村依旧交由周氏管理,毕竟这两个村子与周氏有着深厚的渊源。而南周村和遭受严重破坏的东周村,则由卓氏接管。
紧接着,卓不凡开始着手安排人事任命。他任命卓海叶担任南周村的村长,并派遣六十名身强体壮的卓氏子弟一同进驻该村。此外,他还从流寇俘虏当中挑选出四十名看起来较为老实本分的人,让他们前往南周村参加劳动改造。同时,卓不凡向这些俘虏许下承诺:只要他们能够尽心尽力地为卓氏效力满两年,便可获得平民身份。
至于东周村,卓不凡则任命卓士泉出任村长一职。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方面是因为卓士泉能力出众,足以胜任;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周家如今的状况——其壮丁数量已经不足六百人,如果再次遭遇流寇侵袭,恐怕整个周家都难以保全。而距离芦花河较近的东周村显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交给卓氏来管理更为妥当。
经此一败,周氏一族可谓是遭受重创,曾经的心气已然荡然无存。从此以后,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老老实实地跟随卓家,以求生存和发展。而与卓氏联姻,似乎成为了无法回避的命运安排。毕竟,以周氏目前的成丁人数而言,要守住如此众多的女人实在力不从心。
且看那周氏,也是极为精明识趣之人。这边战场上战死的族人们尚未入土为安,那边他们便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竟将一千多名刚刚失去丈夫的寡妇与卓家前来支援的壮丁们强行配对。卓氏此次动员而来的两千多名壮丁之中,光棍不在少数,粗略估计即便没有一千人,起码也得有八百之数。这些单身汉们原本只是奉命前来增援,未曾想还有这般意外收获——能够抱得美人归,带回一个媳妇温暖自己的被窝,倒也不枉在这冰天雪地之中辛苦奔波一趟。
卓不凡在周塬村一直待到了初四这天。他之所以在此停留,乃是等待着来自南边胡氏一族派来的探子。果不其然,当那些探子于初四抵达时,看到的却是令他们大惊失色的一幕:南周村上空高高飘扬着虎卓旗!短短不过两日时光,卓氏竟然已经将周氏一族将近 33 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尽数纳入囊中。
周氏所占据的这片地域形状宛如一只水瓢,东边宽阔庞大,西边则逐渐收窄尖锐。而且,其主要的开发区域皆集中在东部,至于西部的领地,则大多处于闲置荒废的状态。
就在此次机会来临之际,卓氏果断出手,巧妙地利用各种手段和策略,成功地将剑炉、铁岩两个村庄的界域向外拓展。经过一番精心的规划与调整,新的界域划分变得更为合理,资源分配也更加均衡。
面对卓氏对于周家领地的重新布局和规划,周氏家族的家主周潜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高度配合态度。要知道,这位周潜在北宋年间可是一名进士出身的才子,如此优秀的人才,若是闲置不用,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于是,卓氏当机立断,决定将周潜调回剑门村,并暂时委任他成为卓毕蝌的副手。
然而,让卓不凡内心暗自兴奋不已的事情远不止于此。更让人惊喜的是,那位来自东周时期的守将竟然也能够顺理成章地归入卓氏麾下。此人正是赫赫有名的三国猛将——周仓!据评估,周仓的武力值高达 82 点,仅仅略逊于卓不凡一筹,比起卓不和更是足足高出了 4 个点数。凭借着如此强大的实力,周仓已然踏入了一流武将的初级阶段。
得到这样一员猛将之后,卓不凡毫不犹豫地直接任命周仓为卓山左卫都统。随后,周仓率领着 300 名精锐的卓山卫士兵前往虎裕村驻守,负责保卫这片重要的地域。与此同时,卓不和则受命出任卓山右卫都统一职,同样带领 300 名卓山卫战士奔赴芦心岛执行防守任务。
至于卓信强,他依旧坚守在原来的岗位上,继续担任交河南部卫都统之职。其所统率的 300 名交河南部卫将士依然驻守在剑门村,充当整个防御体系中的总预备队角色。他们时刻保持警惕,严阵以待,一旦其他方向有任何紧急情况发生,便可迅速出动予以支援。
至于各个地方的防守任务,则交由乡勇和巡猎队来负责。然而,实话实说,卓山巡猎队如今已然名存实亡。其中的精锐队员们要么已经转成了正规士兵,要么加入了乡勇队伍,只剩下一些年纪较大、经验丰富但身体逐渐衰弱的老人,以及一些初出茅庐、尚显稚嫩的少年,但后期可以慢慢吸收转化一些流民或俘虏进来,扩充人手。而且,这两个人还无法凑齐完整的编制人数,仅能勉强维持日常的巡逻工作。别说是遇到大型猛兽了,就算只是稍微大一点的野兽,恐怕他们也难以应付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