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想回来干?”
“干什么?”
李墨曜似乎并非有意搪塞,面对这样纯粹的人,贾铭章也放弃了那些弯弯绕。
“我这儿有一个总工程师的位置给你留着。”
“月薪六千是吧。”
这倒是个意外,原来对方也并非一无所知,想想自己家那位老厂长对这个年轻人的态度就不难想出,此前两个老头子一定是沟通过了,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月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不想回来?”
这句话倒是把李墨曜问得哑然,想还是不想呢?
“我知道你在南方混得挺好的,但你是精机一的子弟,就从来没想过重振辉煌吗?”
“我刚才和你说的话都白说了是吧,这片土地太沉重,不是靠我们几个人的热情说振兴就能振兴的。”
多少年了,很少有人这样直白的回应贾铭章,不过这次他是真的一点儿也不以为意,反而兴冲冲地说:“当年我走的时候这片土地更沉重,现在比当初好多了,你就没有一点儿想法?”
“想法肯定有啊,但实行不下去也没有办法,我的团队有四十多人,他们要吃饭的。”
“有四十多人?”贾铭章这才发现,原来信息劣势的是自己,也许对方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把自己吃透了,所以才有先前的淡定。
“怎么?很多吗?这是一个普通公司该有的人数吧。”
贾铭章点点头,但他也没有示弱,重新扬头起大声喊:“众诚有一千多人,这意味着你有更大的舞台。”
“一千人?不错嘛。”李墨曜的心情很好,这一句也并不算恭维。
“当然,你也看到了,我们正大扩大规模,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会有更大的优势。”
“你肯定知道鼎途吧,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吗?”
鼎途重工机械股分有限公司,同行业里如果不知道这家公司那这个老板应该是个白痴,不过话说回来,现实不是偶像剧,白痴老总肯定不会出现,鼎途的数据几乎就印在贾铭章的心里。成立于2005年,十年时间就一跃成长为重工的龙头企业,业务范围辐射整个西南经济圈,近年来与国外的公开项目就多达20几个,A股表现强劲,在国内重工机械市场占据重要位置,部分高端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领先地位。相对于众诚眼下这种看似锐意改革,实则不愠不火的状态,鼎途重工的发展战略堪称强劲,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鼎途强调创新驱动和全球化战略,加大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投入,这些都是众诚仰望的存在。
贾铭章没有回答李墨曜的问题,言简意赅地问:“你是在和我讲价吗?”
李墨曜没有表现出任何一丝得意的样子,只是平铺直叙了一个简要的事实:“鼎途拥有全球员工一万六千人,他们的PLC智控软件是我们设计的,这是我们工先锋最大的一笔单子。”
贾铭章终于知道对方的底气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