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一个庞然大物,伴随着中国的腾飞,城市化发展愈加复杂。地表,可见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地下,蜿蜒复杂的地下设施让城市凸显出立体化的属性。河流、湖泊、摩天楼的地基、复杂的地铁系统正在让城市地下施工变得困难,小直径盾构机应运而生。
时代在发展,盾构机技术也在发展,沪上盾构研究院正在面临一个难题。
“这是一条全长约600m、平均覆土厚度约7m的雨水管渠。工程将采用φ2.94m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隧道成型内径2.0m,管片外径φ2.65m,目前设计上遇到的难题是,受施工地形限制,从始发井开始约70m有一处转弯半径12m的S型急曲线,为了顺利完成急曲线施工,我们在该产品设计中将采用摆动工法,“S形”转弯技术设计如下……”
S形摆动工法,这在盾构施工中是超级难题,尤其是在沪上这样的城市,城市人口密集,地上及地下施工环境复杂,一旦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产品在设计之初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彻底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直径2.94m土压平衡盾构机的设计已经很成熟,问题就在于这个S型转变,这在国际上尚未有过先例。”
姜金发以求助的眼光看着这位从华隧智能借来的高人,多年来,沪上盾研与华隧智能一直是智能盾构领域两大先驱,此次强强联合能否解决盾构施工史上的难关?要知道,这样的施工案例一出,不仅是国内,全世界的眼睛都在盯着。
面对众多专家的关注,汪承宇不紧不慢地站起来,他指着投影屏上的“S”形转弯技术展示导图说道:“采用摆动施工法,关键在于铰接装置是否可靠,我们将通过安装铰接装置,增大盾构摆动角度,最终实现盾构机左右摆动角度10.3度、上下摆动角度0.5度。另外在管片设计上要做好应对措施,为了防止急曲线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荷载,采用钢制管片取代原有的混凝土管片。将急曲线段管片宽度从800mm改为208mm,考虑到盾构机盾尾拼装管片时所需的空间,急曲线段的管片外径就缩小70mm。这一数据有待论证,问题是我们能否采用虚拟施工的方法从头到尾验证这个推论。”
汪承宇感到自己老了,过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以一己之力解决,如今则需要外部支援,关键就在于配套的工业软件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软件公司什么时候能对接业务?”汪承宇以同样的目光看回了姜金发。
这位姜总面色一窘,目光闪烁,仿佛有故意躲避之嫌,最后他无奈地说:“上级的规定比较严格,还得按招标流程来,不过我会尽快安排,尽量缩短招标时长。”
“时间?”汪承宇紧盯着姜金发,目光里已经显露出不满。
“啊?”
姜金发没料到这位看似和善的总工程师突然变脸之后居然能让人脖颈后产生一丝凉意。
“最短什么时间结束招标?”汪承宇追问着。
“啊……”姜金发松了一口气说,“一周。”
“好,那我也答应你,最迟十天,本次施工所需要的铰链会由华铁运送到生产车间。”
说完,汪承宇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会议室。
张启源是知道汪承宇的脾气的,一家三代老华铁人,脾气倔强不说,这位汪大公子简直是在蜜罐里泡大的,在一众老家伙的力捧之下,连新上任的总经理都要礼让他三分。这家伙技术上是没得说,就是太不会做人了……
这样想着,张启源向姜总赔了个笑脸,然后急追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