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三个月再不生产,他姜金发自己就得凉。
姜总怒火中烧,他痛斥着两个经理:“一个招标就让你们搞成这样,你们还有什么资格坐在这个位子上!”
两位经理被骂得抬不起头,汪承宇在一旁翘起了二郎腿,看他的样子很想上去再冷嘲热讽几句,高薇适时机地按住了他那条不安分的大长腿,微笑着说:“姜总不必生气,出了问题我们就要研究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也许是女性特有的说话声让近乎凝滞的现场稍稍缓和了一下,姜金发低头道歉:“我也有责任,事情太多,没想到在这个小问题上栽了跟头。”
“不一定是小问题,机器再好没有软件也运行不起来,过去我们总是吃国外的亏,如今看来是自己蒙蔽了自己的眼睛。”
汪承宇这次是有感而发,倒没太刺激到姜金发,反倒给姜金发提了个醒:“马上撤销公告,重新评标!”
“这……”项目部经理像被鱼刺卡住了喉咙,目瞪口呆的说不出话来。
“这什么这?趁着公告期还没结束赶紧撤下来!还嫌不够丢人吗?”
两位经理怏怏离去。
姜金发缓和了下情绪,一脸不好意思地望着两人说道:“真对不起,让你们看笑话了,我们盾研历史太长了,内部的确有很多问题。趁着这次暴露了问题,我会马上组织整改,项目的事还得多拜托两位了。”
高薇盈盈地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过还是要向姜总汇报一件事。”
“请讲。”
“僵化的流程不适用这种非常紧急的项目,所以我和承宇商量了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先调集人工,把最急需的部分先做出来。”
“人工?”姜金发好容易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可这次智改首要的就是小盾构生产线,又回到人工……”
下一句话姜金发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上级领导不会同意的。
“智改是大方向,是国策,这一点不会变的,但如今时间紧任务急,调集人工不等于不改,我们华铁智隧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经验,所以我们会提前打好框架,不会影响后续改造流程的。”
“这样的话……”
姜金发有些犹豫,终于下定了决心一般点点头:“你们需要多少人?”
汪承宇伸出一个手掌。
“五百。”
五百人这个数字彻底把姜金发吓到了,盾研虽大,但调集五百人的力量还是没有的……
“五百人我们要分四班,其中不少于50名技术人员做指导,需要分成十二个组,每三个组为一班,24小时全程不停歇,顺利的话我们可以在三个月后下线第一台直径2.65m小盾构,不会影响交货的。”
不等姜金发反应过来,高薇补充道:“三个月后智改的方案也应该完善了,到时候我们也有了一套成熟的生产体系,不管什么样的软件,总得符合我们的要求才行,这样的话给软件设计公司留出的时间也充足,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质量会高于智能生产。”
“这……”
盾构机生产本来就需要大量依赖人工,哪怕智改后也只是局部使用机器人,人工的作用仍然不会少,尤其是在大盾构的制造和生产上,目前尚没有任何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之所以从小型盾构开始改就是看中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在小盾构生产中的便利之处,而且大基建时代结束后,这种小盾构将成为未来市场上的主流,智改朝着这个方向走也是瞄着未来市场的走向下的定论。
努努力也不是调不来这五百人,只是这报告到底要怎么写啊……
姜金发一脸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