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都是现成的,双方之间也没有太多客套,直入主题式的交流省却了大家的时间,在半小时内让尚高工基本了解了工先锋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面临的困境。
“我们其实并不排斥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的不确定性让我们不敢把最后一把钥匙交在它手里,最大的应用领域还是优化工业软件的性能与可靠性方面,目前市场上都在做数字孪生技术,但多个厂家的‘数字孪生技术专家’产品我们不敢用。当然也不是完全不用,比如工业机器人控制方面用得就大胆一点儿,尤其针对提升柔性制造能力方面,人工智能做的还是比较出色的,但……”
尚品的话有些乱,但专业人士一下子就能听懂,他负责的项目比较多,也都是实打实的落地项目,这一点和李墨曜的工作有些接近,两人的共同语言一下子多了起来。
两人又用十分钟左右时间讨论了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在技术适配性方面的问题,随后李墨曜拉回正题。
“这款智能产品是通用性的,虽然不针对工业软件而开发,但仍然可以适用,我们在落地端保持谨慎完全正确,但它的出现影响的是市场。这么说吧,如果没有ExploreWis这款产品的出现,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应该可以完成融资,然后上市,但现在一切得重头开始了,当然这对研究所没有什么坏处,不过这款产品影响的并不是我们一家,蓝景和ASS,甚至深蓝机器人这样的企业都会受到冲击,目前机器人市场不景气,如果再受到冲击的话后果会很严重。”
尚品肯定知道蓝景机器人,ASS也有所耳闻,但深蓝可不是耳闻了,那是和研究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企业集团,若真的受到冲击,那谁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可这技术总是进步的吧。”
李墨曜点点头:“技术当然可以拿来用,而且是开源的免费的,但我们得想办法调整目前的架构,这个架构可不单指组织架构,还包括技术架构,目前我们公司的SMW深度融合X-AI,蓝景也指望一款新的脑机智能机器人翻身,我们家企业之间早已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沈州高融合社区也筹建在即,这个时候真的经不住冲击啊,如果我们在年前不拿出些新东西,那恐怕真的会走向濒临倒闭的边缘。工先锋倒还好,大不了退到二级市场,蓝景就真得倒闭,而曾经庞大的深蓝就有可能沦为产业链末端,这个结果谁都不想看到。”
尚品终于开始重视起来,可他反复琢磨那些代码和数据,得出了一个无可奈何的结论。
“我们好像什么也做不了。”
……
……
的确,如果有办法的话,李墨曜肯定会想出一二,可昨天和江瑜然聊了几乎半晚上也没有一点儿对策,打江伦的电话打不通,柯静曼回复说他最近一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谁也电话也不接。
李英勋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信息可靠,那么现在就做好延迟上市的准备,这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很正常,不需要为此而忧虑,他还很有信心地说再过些时日想可以从香港搞到融资,让李墨曜不必太过担心。不过李墨曜担心他可能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