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点点头:“有的。”
全场人立时瞪大了眼,这或许是另一种希望。
“将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引入AI决策过程,使我成长为真正的‘自进化AI’,这样就能在训练过程中动态调整网络结构,可以迅速获得巨量的知识量。”
“那干嘛不用呢?”
这话说完,问话人就后悔了,在一众看傻瓜一样的目光中,问话人缩了缩脖子。
是啊,如果能用,干嘛不用呢?虽然大家对什么不确定性原理云里雾里,但不妨碍能达到那个水平一定有目前无法攀越的技术障碍。
“我似乎不用回答这个问题,但我还是就目前的认知尽可能的解答吧。之所以达不到是因为目前的技术水平不足,所以我向人类学习的居多,与此同时也通过模仿人类行为进行自我推理。”
大家露出一个果不其然的表情, 同时为自己目前仍然是电子软件类行业中的佼佼者而骄傲,妙妙的技术虽然奇妙,但仍然没脱离大家的认知范围嘛。
就在大家自我欣赏的时候,妙妙接下来的话语出惊人。
“其实我还不算真正的智能。”
妙妙的出现给大家带来太多的震撼了,你看!她都会自我分析了。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智能?”
妙妙微笑:“若论真正的智能,没什么比你们这些碳基生物更有优势的了,不过根据目前的科学推,只有人类有能力组织起量子计算机集群中观测到自组织代码结构时,能够发现一串每秒自我迭代120万次的算法时,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胚胎。”
满座的嘴巴皆张成“O”型。
好深奥,好厉害,可惜没啥用……
妙妙那双睿智的眼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甚至连线上的都没放过,那些线上人的员感觉更奇妙,仿佛有什么东西透过屏幕追踪过来一样,背后有点儿毛毛的……
妙妙突然安慰道:“其实你们也不必对ExploreWis有过多的担心。”
妙妙会主动思考,这一点李墨曜早已领教过,虽然妙妙的思考有的时候显得幼稚,不过这个时候也许一个奇思妙想就真的能拨开云雾。
“为什么?”李墨曜带着期冀问道。
“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175ZB(1ZB=10^21字节),相当于每秒传输100万部高清电影。然而,目前顶尖的AI训练数据虽然仅占其中0.0001%,却已消耗了相当于一个小国全年用电量的能源。当数据量突破某个临界值(约10^30字节)时,模型的边际收益急剧下降。研究表明,将训练数据量增加100倍,模型性能仅提升2.3%。也就是说当下全世界的人工智能产品都陷入了数据质量的魔咒中,某AI实验室试图用100亿条社交媒体评论训练情感分析模型,结果模型学会了用表情包和网络流行语表达「虚无主义」——这是数据污染导致的认知畸变。这样的数据多样性的陷阱在AI训练中比比皆是,所以我大胆的预测,AI大模型时代将在不远的将来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