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今日去了趟学堂,三爷还是小心。”一旁的小厮回道。
“嗯,多谢小哥。”贾环一听这人虽然没有多言便是知道贾政应该是去了趟家里的私塾,得知自己最近一阵并没有去上学,想要叫自己过去教育一番,心里便默默想起对策来。
“老爷,三爷到了。”小厮向贾政说完便转身走出书房。
贾环低着头打量着面前这位自己的父亲。一副书生模样,但此时脸上却有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怒气峥峥的样子,感觉马上就要爆发。
“你这逆子,平时在学堂就不认真求学,只知道厮混,如今更是长了胆子,竟然连续将近一月不去学堂。”贾政脾气一下子爆开,偌大的声音冲贾环批评道。
贾环在一旁一句话也不敢说,只是低着头承受着父亲的怒火,他知道这时候还嘴就是火上浇油,只有让贾政先发泄完才能解释几句。
“我得知你近一月都没有求学时,便问向府里的小厮得知原因,发现你可是威风啊。先是在学堂里无法无天,在圣人脚下与旁人打架,害得自己生病。”
“你还以生病为由,不去学堂也就罢了。竟跑到你二姐姐的院子里撑起威风来。”
“我问你,我平时与你说的圣人之言你都忘到哪里去了,先生平日教你的圣人之道你又丢到哪里去了,我看你是读书读到狗肚子里了。”
……
贾政一连续的输出直接弄的贾环站立难安,直到见贾政想要喝茶,杯中却没有茶时,贾环便眼疾手快的给贾政倒了一杯。
其实骂到这贾政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见贾环给自己倒茶,便给了贾环一个台阶:“逆子,你可知错,能改否。”
贾环放下茶壶回道:“父亲,儿子定然决心痛改前非,不让父亲失望。”
贾环见贾政喝完茶慢慢放下茶杯时又慢慢说道:“其实,儿子这几日也没闲着,已然在房间内读完了四书,正要接着读五经。”
贾政本来气消得差不多了,听见贾环在信口开河,四书哪里是他这顽童能够读明白的,正常能读通顺就不错了,不错的十岁孩童也就能堪堪背诵下来,全部理解是不可能的。
于是贾政又生起气来教训到:“我刚说完你,你竟又不知好歹,你还如此小,怎能不着边际。”
“你不是全部读完了吗,我且问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和解。”贾政张口问道。
“回父亲,此句出自《礼记?大学》,即在于彰明美德,更新民众,达到至善的境界。它强调了道德修养和社会教化的核心地位。”贾环不假思索张口回答道。
“好,我且再问你‘以道侍君,不可则止。’以作何解?”
“回父亲,此句出自《论语》中《先进篇》中的第二十三篇,圣人教育季子然,大臣应该用正道来侍奉君主,如果君主不接受正道,那么大臣就应该停止侍奉,而不是妥协自己的原则。”贾环继续回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