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李若璞嘴角微微上扬,一抹淡淡的笑容浮现在面庞之上。他用一种满含赞许与期待的目光凝视着眼前的贾环,那眼神仿佛在说:“这孩子真是孺子可教啊!”接着,他缓声开口道:“好啦,言归正传。环儿,昨个我可是向你询问了诸多问题呢,而你给出的答案都相当不错。不过,不知道你是否曾经尝试过撰写文章或者吟诗作对?”
此时的贾环听到李若璞这番话语后,心中不禁暗喜。因为他深知老师接下来可能就要传授给他关于写作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了。于是,他赶忙恭恭敬敬地回应道:“回老师的话,弟子此前并未真正动手去试写过什么文章或是诗词。”说话间,贾环的脸上还带些拘谨神情。
李若璞见贾环还不知科举文章的门道,于是讲解道:“现如今科举文章成为八股文也为制艺,其八股细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
“选题则由主考官进行挑选,基本上题目也都是从四书五经中选出,其中阐释标准以程朱理学为宗。”
“对了还有诗词方面还要讲究……”
……
李若璞耐心对贾环讲解如今科举上许多规则和讲究,贾环也听得十分认真,不知不觉已经下午了。李若璞见天色已晚,便从椅子上起身对贾环说道:“环儿,天色不晚了,你且先回吧,我今日与你说的可要牢记。”又带着几分期许的表情道:“日后每日作两篇文章,一首诗词来格式不限,每过五日我便要检查。”
贾环看李若璞期望的眼神,也正色回道:“是,老师,弟子定当努力。”
就这样,日复一日,春去秋来,转眼已来到九月。贾环每天都会专心致志地撰写文章和诗词,他对文章诗词的日益加深。每五天一次,他便会前往李府,向李若璞虚心求教。
李若璞这位先生胸怀宽广、毫无保留,每当讲解到重要且关键的地方时,总会不厌其烦地叮嘱贾环一定要牢牢记住。而贾环呢,在与李若璞相处的过程中,竟然仿佛看到了自己前世那位亲切的李老师。尽管这一世的李若璞在身材、容貌以及性格等方面与前世的李老师有着天壤之别,但他们对待贾环的那份尽心尽力却是如出一辙。
凭借着李若璞的悉心教导,再加上贾环自身那令人惊叹的过目不忘之能,他在文章和诗词的造诣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从前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不仅如此,由于贾环还时常坚持练习贾家先祖留下的武艺,如今他的身材变得越发健壮有力,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种英气勃勃的气质。与此同时,他身上原本浓厚的笔墨气息非但没有被掩盖,反而相得益彰,使得他整个人看上去既儒雅又不失刚毅。曾经那个行为举止猥琐、顽皮捣蛋得让人头疼不已的贾环已经彻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焕然一新、脱胎换骨般的翩翩少年郎。
“三爷,三爷,出大事了。”彩云从院外急跑进房里对着贾环说道。
贾环见彩云从外面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便问道:“怎么了,彩云,出什么事了,着急忙慌的?”
彩云还没缓过来,忙吸一口气说道:“宫里面来人传老爷进宫了,老太太和太太他们还没打听到是什么原因,外面也没信送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