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为人族出头,但是进入天庭他深深地知道有多么不容易。
要不是他是玉帝外甥,他早就被称为两脚羊的逆党给斩杀了。
明面上他或许难寻敌手,但是他所知道在他之上的就远超两掌之数了。
只看天庭舍不舍得开出利益请那些天帝、天尊出手。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爬的更高,庇佑好治下的人类,仅此而已。
真君即唤梅山六兄弟,点本部神兵,驾鹰牵犬,搭弩张弓,纵狂风,霎时过了东洋大海,径至花果山。
二郎真君见过天王,听了之前之事,笑道:
“小圣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
再言明只请托塔天王使个照妖镜,住立空中,勿走了孙悟空。
真君到那水帘洞外,迎战孙悟空。
大圣见了,笑嘻嘻的,将金箍棒掣起,高叫道:
“你是何方小将,辄敢大胆到此挑战?”
真君喝道:
“你这厮有眼无珠,认不得我么!
吾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是也。
今蒙上命,到此擒你这反天宫的弼马温猢狲,你还不知死活!”
孙悟空在天庭时交友广泛,闲来无事,八卦也是听不少。
此时兴起,直接揭起短来:
“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
我行要骂你几声,曾奈无甚冤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
你这郎君小辈,可急急回去,唤你四大天王出来。”
忽地,孙悟空想到什么,又骂:
“你有半人血统,也知天庭龌龊,还助他来战我,怕不是数典忘祖,不配为人。”
真君本来听得孙悟空在众神面前当面揭短,怒不可遏。
后又听得孙悟空为人族不平,心有戚戚。
又是一个因此反天的么?
最后不是尸骨无存,就是苟且求饶,从古至今总是如此。
而天庭屹立至今,从未被动摇。
二郎真君摇摇头,能守得一方安宁便好。
只要天庭众神还要吃人延寿,就不会对人族赶尽杀绝。
要是掀起波澜,引得雷霆之怒,人妖两族至少十去七八,只剩下些无知稚子。
然后蓄养万年又恢复原状。
人族多少大能不是死的死,伤的伤,被囚禁在各地。
妖族也是如此。
这猴头倒是有一腔孤勇,可惜看不到前路之黑暗。
待会尽量给他和那群妖兵留条活路吧。
二郎真君想毕,抬起三尖两刃枪与其相拼。
两人你来我往,几百合下来还是势均力敌、不分上下。
直到孙悟空看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
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
“哪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
两人变化相争,你逃我追,仍然难分胜负。
却不知玉帝同道祖、观音、王母与众仙卿至南天门,来到了两人上方。
老君可没有原着那般不紧不慢,见到偷丹、偷火的贼子直接火冒三丈。
也顾不得观音菩萨,捋起衣袖,从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来。
自天门上往下一掼,金钢琢可可的着孙悟空头上一下,打中了天灵。
孙悟空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
老君仍不解气,又是一琢下去,直接将孙悟空打得跌倒在地。
梅山七圣一拥按住孙悟空,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老君见状,这才舒心,请玉帝同观音、王母、众仙等,俱回灵霄殿。
二郎真君整顿战场,去抓妖兵。
实则吩咐梅山之人悄悄放走一些猴妖。
白景则担心孙悟空,随众神一同回天。
不知孙悟空能不能按照自己留下的安排度过炼丹炉这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