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联想到后世的各种职能部门,心想干脆一次性多成立几个部门好了。
除了教育部,还可以成立交通部,负责统筹全国的交通建设与规划。
成立卫生部,专注于百姓的医疗卫生事业。
这个年头的瘟疫可不少,整体来说缺医少药,卫生部也非常的重要。
还成立治安部,维护社会的治安与稳定,形成兵部之外的另一个暴力组织。
另外成立工业部,大力推动国家的工业发展。
朱慈烺当即伏案,先做了一个大概的方案,初步构建起了各个部门的基本框架。
随后,他便召集文武大臣,准备商议此事。
待众人齐聚朝堂,朱慈烺神情庄重地开口道:“千秋大计,教育为本。当下的教育改革仅仅只是个开端,且规模尚小。朕心怀壮志,将来还要不断扩大教育规模,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读书识字,提升我大明子民的整体素养。
所以,光是教育这一块,将来便会衍生出无数的事务。朕经过深思熟虑,准备把教育事务从礼部独立出来,另外成立一个教育部,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六部制度自隋朝创立,以六部九卿制取代原本的三公九卿制,至今已延续了千余年。
朝堂上下,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对这种体制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认知。
如今朱慈烺突然提出要新成立一个部门,就意味着会被分权。
这突如其来的提议,瞬间让文武大臣们有些不知所措,面面相觑。
内阁首辅范景文率先出列,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六部制度传承千年,历经无数朝代的更迭与考验,已然成为我朝稳定兴盛的根基。
如今要增加一个教育部,如此重大的改变,老臣着实难以判断其好坏。制度乃是国之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啊!”
吏部尚书李邦华也赶忙附和:“请陛下三思。”
紧接着,其他人也纷纷跟着齐声说道:“请陛下三思……”
……
朱慈烺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
心中大概猜到了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按常理来说,增加一个新的部门,确实意味着文官集团的势力会进一步扩大。
毕竟即将成立的教育部,必定是以文官为主导,怎么划分都不可能划到武勋体系之中。
但是多了一个部门,就多了一个尚书职位,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原本六部尚书的含金量会陡然下降,他们手中的权力也会被分走不少。
而且以朱慈烺一贯的行事风格。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教育部恐怕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以后说不定会成立越来越多的部门,尚书级别的官员也会越来越多。
如此一来,各部尚书的地位和权力都将受到影响。
这时刑部尚书孟兆祥似乎想到了别的事情。
他上前一步恭敬地问道:“请问陛下,这个教育部成立之后,大明皇家军事学院,是否纳入教育部的管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