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252章 大军到达嘉峪关

第252章 大军到达嘉峪关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话一点不假。

李定国他们要从四川出发,向西征战,其难度可想而知。

且李定国所部的行军路程,相较于第十兵团的卫时春要远上许多。

不仅路途遥远,那蜀道更是崎岖险峻,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地势复杂多变,处处暗藏艰险。

孙传庭深知其中的艰难,故而才有此一问。

朱慈烺目光坚定的说道:“李定国他们刚刚归顺朝廷不久,目前其他地方暂时并无战事,让他们随军西征,在战场上历练一番,也算是以战代练。

既能提升他们的实战能力,又能增进对朝廷军队作战模式的熟悉程度,可谓一举两得。”

孙传廷赶忙躬身称赞:“陛下圣明。”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跟着齐声喊道:“陛下圣明……”

朱慈烺微微点头,说道:“既然各位爱卿都没有异议,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大家务必迅速将各项事宜落实到位,切莫耽误了西征大军的作战行动。”

“臣等遵旨,臣等告退……”

大臣们齐声应道,随后赶忙各自奔赴岗位,忙着执行皇帝的命令。

朱慈烺则独自留在御书房。

仔细回想自己安排的这一切,反复审视,看是否还有什么遗漏之处?

朱慈烺之所以调李定国出战。

实在是看中了他在战场上展现出的卓越才能。

李定国足智多谋,每临战事,总能冷静分析局势,想出奇谋妙计,令敌人防不胜防。

同时他又勇猛无畏,冲锋陷阵时身先士卒,宛如战神下凡,总是让麾下将士们士气大振。

而卫时春虽能力相对普通,独当一面的能力相对不足。

但第十兵团驻扎之地距离敌人侵犯的边境最近,且其麾下有不少蒙古仆从军。

此次犯边的东察合台汗国,作战风格与蒙古人相近,让熟悉蒙古战术的蒙古仆从军去应对,或许能更得心应手。

因此,朱慈烺才决定首先派第十兵团出战。

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又将李定国派过去,为这场战役加上一道坚实的保险。

朱慈烺思索良久,觉得大致部署并无大的问题。

眼下也只能等待后续的消息传来了……

……

宣武伯卫时春长期驻扎在银川。

作为一方将领,他深知了解驻地周边情况的重要性。

当初他们入驻银川地区后,便对当地进行了全面清理。

经过一番征战,漠南蒙古的势力,要么被明军歼灭,要么仓皇逃窜,剩下的蒙古部族,也都纷纷归顺了朝廷。

如今明朝大军更是一路势如破竹,杀到了乌兰巴托。

而乌兰巴托此时属于喀尔喀蒙古汗国。无论是漠南蒙古,还是喀尔喀蒙古汗国,在明朝大军的强大攻势下,都只能望风而逃。

所以卫时春他们驻扎在此,北方已无后顾之忧。

而而唯一有可能构成威胁的,便是西边的敌人了。

因此,当东察合台汗国出兵犯境的消息传来,卫时春第一时间便知晓了。

若是换做以前的大明朝廷,卫时春遇到这种情况,大概率会按兵不动,只需将消息如实汇报上去即可。

毕竟带着那些战斗力堪忧的明军贸然出城迎敌,实在太过危险,躲在城里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但如今时代已然不同。

天武皇帝朱慈烺雷厉风行,治军极严,各大兵团的战斗力早已今非昔比。

卫时春心里很清楚。

要是自己敢按兵不动的话,朱慈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

更何况如今的明朝大军,经过一系列改革与训练,战斗力强得惊人。

于是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这个王朝叫大兴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