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的大山中,一支苗人队伍背着背篓褡裢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这群人步伐稳健,身形瘦削。能看出来走路非常有劲,是附近常年在野外行走的山民。
苗人大多住在山里,靠山吃山。在苗疆的山都有古怪的性格,没有比他们更熟悉大山的存在。
“停,休整一下。”为首的苗人用苗话说完,后面的苗人立刻不动了。默默卸掉身上的负重,坐在地上休息。有些人则掏出烟枪,抽一口旱烟。
只有抽烟的人明白这一口带来的是什么东西,劳累的苦力抽一口,立刻精神百倍。
队伍里除了人,还有一条狗。
那条狗浑身黑毛,只有胸口到下巴、四只脚和尾巴尖儿是白的。看品种像土松,但苗人首领说它是个串子。是一条狼狗串子和不知道什么品种的土狗串子串出来的,不挑食、能吃,而且很听话。
苗人首领喊了一声“黄毛子”,那狗立刻不警戒了,跑到他跟前吐舌头摇尾巴。还跳了两下,看着非常讨喜。
黄毛子咬住苗人首领喂给他的肉干,颠颠的跑到队伍里一个样貌非常年轻的人跟前。
那个年轻人眼睛紧紧闭着,仿佛真睡着了。苗族男子单耳配饰,这个年轻人也不例外,右耳上有一个竹节状的银耳饰穿耳而过。
他穿的很朴素,因此耳朵上那个唯一的银饰就变得非常显眼。
黄毛子蹭了蹭年轻人的裤脚,呜呜两声。他睁开眼,扬了扬下巴。狗立刻开始跳来跳去,然后送上肉干。
年轻人接过肉干,又塞回狗嘴里。左手拍了拍它的狗头,示意狗自己吃。
逗完狗,苗人首领才靠近,用土话说:“小爷,它就粘着你。不知道谁把它捡回来的。”
苗人喜欢狗,狗在他们的文化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传说在他们的习俗里,家里第一口饭是要给狗吃的。狗死之后也要进行庄重的埋葬,表示对狗的尊重。
黄毛子就是他从一户人家捡回来的。这狗小时候吃不上奶,年纪轻轻黑毛发黄。就取了这么个名字。
年轻人被他这么说,也没吱声。
苗人首领面皮一紧,又挂上笑脸继续说:“小爷,咱们要进百乐京了。到了那里再说别的,可就不成了。”
这支队伍常年在山里走,不仅翻山越岭的走商卖货,也会做一些见不得人的行当。
遇见这个年轻人是半个月前。
当时他们刚把身上的烟土卖掉,回到早就盯上的斗,准备开挖。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这些人从里面摸出来的东西远超他们卖烟土的钱。苗人首领是个年轻汉子,此行买了钱也是想攒一笔娶媳妇的家底。
从墓里出来的时候,天边已经黄昏。此时树影重重,犹如鬼魅。
夜里他们不好赶路。一是天色太晚,路况不好。二是他们刚从古墓里出来,身上阴气重,害怕招惹不好的东西。
一众人原地休整。去找柴火的人许久未归,首领不得不亲自去找。他把人拆成两队,一队留守,一队去找人。免得全军覆没,出来的一个都回不去。
首领带着人摸出去,还没走多远,就看见不远处三个人影过来。
其中两个人是自己人。这两个人中间落后一步的人影,他却不认识了。
难道两人引了什么脏东西回来?
苗人首领不敢惊扰前面正常行走的两个人,而是带着人绕到一旁,准备静观其变顺带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