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林晓芬的脸上。她缓缓睁开眼睛,身旁的床铺早已冰凉,苏然已经离开了。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房间,此刻显得格外寂静,只有墙上的老挂钟在滴答作响,提醒着她,他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分离。
林晓芬慵懒地坐起身,目光落在床头那张与苏然的合照上。照片里,两人笑容灿烂,背后是他们曾一起漫步的古老街巷。她轻轻抚摸着照片中苏然的脸,嘴角微微上扬,却又很快被一丝落寞取代。
“也不知道他今天在那边怎么样了……”林晓芬轻声呢喃,声音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回荡。自从上次时空裂缝意外闭合,她和苏然便被迫分隔在两个时空,只能靠着回忆和偶尔收到的信件来维系这份跨越时空的感情。
林晓芬起身,简单洗漱后,来到窗边。窗外的街道上,人们行色匆匆,车水马龙,充满了现代都市的气息。这与她记忆中民国时期的宁静街巷截然不同。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从思念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新一天的生活中。
在音乐学院的课堂上,林晓芬心不在焉地翻着乐谱。教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古典音乐的精髓,可她的思绪却早已飘远。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苏然的身影,他专注拉小提琴的样子,他温柔的笑容,他深情的眼神……
“晓芬,晓芬!”同桌轻轻碰了碰她,提醒她教授正在提问。林晓芬猛地回过神来,慌乱地站起身,脸颊微红。好在教授并未过多为难她,只是叮嘱她要专心听讲。
下课后,林晓芬独自一人来到学校的音乐教室。她拿起小提琴,轻轻调试着琴弦,试图用音乐排解心中的思念。当她奏响第一个音符时,熟悉的旋律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而出。那是她和苏然一起创作的曲子,曾经他们在民国的街头巷尾,用这曲子传递着彼此的爱意。
随着音乐的流淌,林晓芬的情绪愈发投入。她仿佛看到了苏然就站在她面前,与她一起演奏。音符中饱含着她对苏然的思念、担忧和无尽的爱意。一曲终了,她的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与此同时,在民国的时空里,苏然也在思念着林晓芬。他坐在他们曾经一起居住的庭院中,手中拿着林晓芬留下的手帕,上面还残留着她淡淡的香气。
“晓芬,你在那边过得好吗?”苏然对着空气轻声问道,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思念。自从林晓芬离开后,他的生活仿佛失去了色彩。每天,他除了继续教授音乐,就是等待着林晓芬的消息。
苏然起身,走进屋内,来到那张摆放着他们合照的桌子前。他拿起照片,手指轻轻划过林晓芬的脸庞,仿佛这样就能触碰到她。“我好想你,真希望时空裂缝能再次打开,让我见到你。”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苏然放下照片,快步走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是他的好友阿强,阿强神色匆匆,手中拿着一封信。
“苏然,有你的信!从另一个时空寄来的!”阿强大声说道。苏然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迫不及待地接过信,手颤抖着拆开信封。
信是林晓芬写的,她在信中诉说着对苏然的思念,讲述着自己在现代的生活。她告诉苏然,她每天都在努力生活,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能找到再次回到他身边的方法。她还在信中分享了自己在音乐学院的点点滴滴,以及创作的新曲子。
苏然读着信,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仿佛看到了林晓芬在现代努力生活的样子,心中既欣慰又心疼。读完信后,苏然立刻坐到桌前,拿起纸笔,开始给林晓芬回信。
他在信中告诉林晓芬,自己在这边一切都好,让她不要担心。他还分享了自己最近的生活,以及对音乐教学的一些新想法。他鼓励林晓芬要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最后,他在信的结尾写道:“晓芬,我每天都在盼望着与你重逢,这份思念支撑着我度过每一个漫长的日子。我爱你,永远不变。”
写好信后,苏然小心翼翼地将信装进信封,交给阿强,拜托他想办法将信送到林晓芬手中。阿强拍了拍苏然的肩膀,安慰道:“放心吧,苏然,这封信一定会送到晓芬手中的。你们一定能再次相见。”
苏然感激地点点头,望着阿强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着。他知道,这封信是他与林晓芬之间的纽带,虽然相隔甚远,但他们的心始终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