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也走了过来,接口说:“还没有定呢,要先去她家看一下,有没有温敷用品,按摩的床上及周边环境方不方便,来回交通是否顺畅等都要参考一下吧,还有就是我们仨个,哪一个去方便些,在什么时间方便等等,都是要参考的。比如你吧,现在是要照顾你岳父,闲了还要读经。”
四儿对她比了个大拇指:“嗯,有道理,姜还是老的辣!现在几点了?要准备午饭了吧。”
黄老师看了一下手机,又转头扫了一圈说:“十一点半了,我去煮饭,大家一起吃个素食,好吗?”
三妹接口:“不要算我的份,我自带流食。二姐估计是吃不了多少,算大姐一个吧。”
那母女也摆手说:“我们家就在这栋楼,走下去就到家了,也不用算我们的份。”
黄老师见状,点头说:“嗯,好的,再加一个,罗老师也该过来了。你们先坐一会,喝点姜水,收收汗。我先去做饭菜了。”
四儿趁空闲,又让岳父过来,给他再按摩一遍,加热温敷袋背上。那母女俩已经下楼回家,罗老师也从公司办完事过来了,黄老师招呼大家围拢共中进午餐。
饭间,黄老师对罗老师说,下午准备带四儿一块到那仨姊妹家里看看,能否上门服务,顺道拐到人剧听一下《道德经》讲座。这里就让罗老师守一下,顺便帮四儿照看一下老岳父。罗老师爽快地答应了。
饭后,四儿横抱着二妹下楼,大家打车直接到了三姊妹的娘家,二妹至今单身,三妹也离婚了,都是陪着老人家生活。老人家开了门,忙把众人让到屋子里,二妹就睡在客厅里面的床上,床不是太宽,可以按摩,褥子上铺有电热毯,电暖炉开着,可以煮姜水,生活有老人家照顾着,整体感觉还行。四儿又上手帮二妹轻轻舒缓一遍,让她躺下温敷,便和黄老师告别出来,一直奔人剧传统文化学堂。
到了大厅里,人已坐满,上至企业领导,下至平头百姓,各色人等都有,济济一堂静听《道德经》讲座。
四儿和黄老师在后排找个座位坐下,看向讲台,一位老人,精神饱满,红光满面,正在把手里的讲稿丢在讲桌子上。目光巡视全场,已到了提问答疑时段。
见全场哑雀无声,助理老师又提醒大家积极提问,机会难得!四儿曾读过《道德经》,略知一二,便也举了一下手,想凑个热闹。哪知,讲课的老人直接说,先从后排的提问者开始,四儿举起的手还没有放下,闻言只好站了起来。
因没有听到老人家的讲课内容,无法针对性提问,只好说:“我听到道门对圣人的称呼是——无量天尊,我最近有读佛经开示,阿弥陀佛的名号,也译文为无量光,无量寿。请问,我可以理解为,佛道源头是一家吗?”
老人家听了,似觉得偏题,又很新颖,略一思考,又微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