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战后统计数据整理出来。
山上山下总共收集敌人尸体一百五十六具,枪支二百三十八支,都是步枪。
抓获俘虏八十四人。
青龙山自卫队牺牲五人,受伤十多人,都是轻伤。
土司联军的人估计伤亡过半,逃回去的很多人还是伤员。
如此的战损比堪称恐怖,完全是降维打击。
而且,如果敌人坚持进攻,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全军覆没。
朱江分析,取得如此大胜的原因,一是武器优于土司,双方的武器可以说有代差。
另一个原因是地形,一方进攻,一方防守,防守方处在更安全的位置。
第三个原因是人员素质的差距。青龙山的自卫队成员都是身经百战的国军老战士,而土司的武装人员,组成时间并不长。日本人占领时期和英国人统治时期,土司都没有武装组织,英国人走后,缅甸政府同样限制土司武装,只是国民党残军进入缅甸后,因缅甸政府无力对付,才允许土司组织自卫队,但武装人员没有经过训练,也没有实战经验,加上装备落后,所以才一击即溃。
但青龙山的人员实在太少,少量的牺牲都是巨大的损失。
扩张队伍已经迫在眉睫。
当然,更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处理敌人的尸体。
现在还是八月底,天气还很炎热,尸体不及时处理会带来严重问题。
所以一一辨认和分别安葬已经不可能。
还是只能集中火化。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山寨全体人员包括俘虏都参与焚烧尸体的工作。
在山寨的下风处设置数个焚烧场,浓烟滚滚,伴随剧烈的怪味,整个山寨弥漫着烟雾和难闻的味道,人人都忍不住呕吐。
死尸的味道直到数天之后才消失。
然后是对俘虏的处理问题。
几十个俘虏,每天的粮食消耗都不是个小数。
朱江和陈明礼商量如何处理俘虏。
一般来说,处理俘虏,无非这样几种方式,一是杀掉,二是招安,三是当奴隶使用。
对这些土司武装人员,杀掉太残忍,也没有必要,他们并不是土匪,以前没有太多作恶,既然已经投降,就不能杀掉;
招安也不是不行,本身现在就缺人,但关键是了解不够 ,无法信任,招安有风险,至少暂时不能招安;
那就只有用做奴隶这一条路了。
经过商量,最后决定就将这些俘虏当作奴隶。
本身之前修建的军营里有多余的宿舍可以使用,但朱江认为奴隶的住宿条件不能和士兵一样,再加上准备安排奴隶们去里面的山湾去开荒,于是决定奴隶们首先自己动手修建住房。奴隶当然不能和士兵一个待遇,搭建一个巨大的木棚,分成四个房间,一间住二十个人,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