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泰民族协会提供的这一批武器,有步枪,轻机枪,重机枪,巴祖卡,迫击炮,手雷,再就是子弹和炮弹,主要是步枪,也是加兰德自动步枪。
没有提供重武器,也是考虑到在缅北一带作战,轻武器更方便携带。
这次带来的新兵,有两千人之前没有武器,这次就全部配发武器弹药。
剩下的武器 ,潘老板组织大批骡马,马奎带领一个营的士兵押运孟萨。
朱江还请颂猜给他购买几台大功率电台,费用革命军自己负担。
几天后颂猜就送来三部电台 ,并说不要朱江的费用,继续由协会赞助。
起初朱江不太理解大泰民族协会为什么拿出那么多钱来赞助他们,后来一想,为了共同的信仰,不惜代价援助对方,这种事历史上并不少见。
以苏俄为例,黄埔军校开学时,只有三十支步枪,后来苏联人一下子送来八千支步枪,每支枪配备五百发子弹,这样国民军才能武装起来。北伐前夕,俄国人送来的武器更多。
而对共产党,俄国人同样也提供了援助,早期的经费就是俄国人提供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俄国人的援助,两党的革命都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搞起来。
而我们自己,就更不用说了,援朝援越,后来还搞革命输出,援助缅共和马共,后来我们在八十年代一停止援助,缅共和马共就都偃旗息鼓了。
想明白了这点,朱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大泰民族协会的援助。
接下来,开始驻大其力军营的建设过程。
选址,买地,设计,采购,修建,事务繁杂,但朱江又不能把陈明礼叫过来帮忙,陈明礼在孟萨继续组织新兵训练和学习,也非常重要。新加入这么多士兵,必须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期间,潘老板帮了不少忙,甚至出了不少钱,不过朱江心知肚明,人情以后是要还的。
营建军营的期间,朱江还在美赛订购了一万套军服。
美赛的成衣店没有那么大的加工能力,他们又把订单转交给清莱的服装厂,服装厂做好后再交给美赛的成衣店。
朱江只需要从美赛取货就行。
不久,从腊戍直接运到大其力的烟土到达大其力。
这批烟土既有革命军自己手中的,也有替土司和商家押运的。
唐林派来押运的士兵转告朱江 ,玉罕已有身孕,需要朱江马上回去。
朱江一算时间,年初下的种,也快临盆了,自己得抓紧时间赶回去。
朱江将大其力的事情全部交给马奎,告诉马奎,一边抓紧营建军营,一边安排人控制景栋和大其力之间的交通要道,并派人向周边土司收取烟税。
在朱江正准备动身之前,美赛那边通知,订购的军服也到了。
朱江派人将军服取过来,正好趁自己这次回去,给孟萨那边把军服送过去。
马奎手下的新兵第一时间换上新军服,所有的新来士兵这才有了正规军的感觉。
一时间,大其力附近,到处都活跃着革命军士兵的身影。
朱江给马奎留下一部电台,带着剩余三部电台先到孟萨。
朱江把自己要马上回去的情况告诉陈明礼首先恭喜朱江,然后两人分析了目前的现状。
对于新加入的原国军士兵,两人都认为这些人已经融入集体,也不存在反客为主的情况,应该可以放心。
可以说,部队度过了扩招后的瓶颈期。
以后就不存在这种担心了,不会再出现新招的人一下超过老兵的情况。
实际上真正的新兵,招收多少也不要紧 ,主要这次一下子增加的是国军老兵,才存在风险。
但主要的还是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不然林总十万人进东北,三年后带出一百万大军,别人怎么办到的?
以后的计划,朱江认为,等新兵完全融合到集体,留在大其力和孟萨的两个旅,要控制景栋到大其力之间除景栋和大其力两个城镇外所有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