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投无路、四处碰壁的他,把最后一丝希望寄托于学生身上,妄图通过他们向上面告状。然而这所谓的“告玉状”也不过是徒劳罢了,就像那投入大海中的石子一般,激不起一丝涟漪,得不到任何回应。
心怀不甘的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心中的执念,仍然坚信着正义迟早会到来。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才提交上去的那些能够证明自己清白的信件,还没来得及送到皇帝手中,就已经被大奸臣蔡京中途拦截下来了。
心怀鬼胎的蔡京原本想要狠下心来,直接将段情解决掉以绝后患,但转念一想到刚刚结束的考试,此时闹出太大的动静恐怕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和怀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蔡京决定还是采取较为稳妥的方式,让段情自己认清形势、知难而退,这样一来便可以当作什么事情都未曾发生过一般。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段情简直就是一块坚如磐石的硬骨头!无论遭受怎样的毒打和辱骂,他都毫不动摇,坚决不肯返回。似乎心中有一股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让他执着地追求正义与公平。他坚信只有朝廷给他一个明确的说法,才能平息内心的不满和委屈。
在面对种种折磨时,段情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坚韧和顽强。身体上的伤痛对他来说仿佛只是微不足道的挫折,而真正重要的是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他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愿屈服于压力或权势之下。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令周围的人为之动容。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段情这个看似平凡的人物,并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使得这件事情逐渐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思来想去,任由段情如此胡闹下去终究不妥当,愤怒至极的蔡京下定决心要好好收拾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之人,让其尝尝苦头。于是乎,蔡京绞尽脑汁想要给他安插一个罪名,最好能将他定罪入狱,以解心头之恨!
这一天阳光明媚,但段情和他的同伴们心情却异常沉重。他们聚集在衙门口,义愤填膺地讨要着说法。然而,面对这群愤怒的人们,官差们毫无怜悯之心,以聚众闹事,扰乱府衙的罪名,冷酷无情地将他们全部抓捕并投入了监狱之中。
段情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心中充满了绝望与不甘。这些官差怎么能如此不讲道理?他们只是想要一个公平的对待,为何要遭受这样的待遇?
在监狱里,段情和同伴们被关在一间狭小而阴暗潮湿的牢房内。他们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环境恶劣、臭气熏天。但尽管身处困境,他们并没有放弃希望。相反,大家围坐在一起,商讨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
有人提议向家人求救;有人则认为应该想办法联系其他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声援……一时间众说纷纭。段情默默听着众人发言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做才能摆脱困境重获自由……
就在他们身陷囹圄、苦思冥想脱身之法时,却未曾料到这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真正让人毛骨悚然的重头戏竟然是那惨无人道的酷刑折磨!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伙伴们一个接一个地被拖走,去承受那生不如死的酷刑煎熬,众人的心如坠冰窖般瞬间崩溃瓦解。
恐惧与绝望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原本坚定的意志也在这一刻动摇起来。他们开始相互埋怨,懊悔不已,对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深感自责和悔恨。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们宁愿选择另一条道路,也绝不愿落入如此绝境。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如今已无路可退,摆在面前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和磨难。
一些心理素质较差、承受能力不足的书生无法忍受这样残酷的考验,纷纷选择了放弃;而那些咬牙坚持下来的书生,则遭受了更为惨烈的折磨——他们被集体关押进阴暗潮湿的牢房之中,受尽各种严刑拷打和摧残虐待,简直生不如死!然而,断情却毫不畏惧这些苦难与折磨,因为他内心深处始终坚信着:只要心中怀有希望之光,无论遭遇多大的困境都能迎难而上!
接下来,蔡京想要给段情定下一个“聚众扰乱公堂”之罪,但他深知若无证人证言则无法定罪。于是乎,蔡京便开始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去对付段情身边之人——那些与段情一同求学的同窗好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