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徐氏略记 > 因贞留名徐宣(3)

因贞留名徐宣(3)

徐宣(?—236 年),表字宝坚,乃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中的重要大臣,他出生于广陵海西(现今江苏省灌南县东南部一带)。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历史人物波澜壮阔的一生。

话说当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为了躲避那无尽的战乱之苦,徐宣辗转来到了江东地区。然而,面对孙策递出的橄榄枝——任命他为官,徐宣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婉拒,毅然决然地踏上归乡之路,回到了广陵郡。

在广陵郡这片土地上,徐宣与陈矫一同在州郡里担任职务。而广陵太守陈登此人独具慧眼,对他们二人十分器重,时常委以重任。与此同时,徐宣内心深处始终怀揣着一颗对曹操的敬仰之心,一心一意想要投身于曹操麾下,为其效力。

某一日,海西和淮浦这两个县突然发生了民众暴乱事件。曹操得知此事后,迅速派遣扈质率领军队前去镇压叛乱。怎奈扈质所率兵力较少,面对乱局心生怯意,不敢贸然进军。就在众人焦急万分之际,徐宣挺身而出,孤身一人悄悄潜入军中。见到扈质后,徐宣毫不留情地当面斥责,并详细地向他分析当前局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扈质被徐宣的言辞深深打动,鼓起勇气带领士兵们奋勇作战,成功地平定了这场叛乱。

由于此次表现出色,徐宣得到了曹操的赏识。此后,曹操接连对他委以重任,先是任命他为司空掾属,接着又让他出任东缗令和发干令等官职。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徐宣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不久之后,他更是被擢升为齐郡太守,治理一方百姓。而后,因其功绩卓着,徐宣再度获调至许都,担任门下督一职。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来到了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 年)。此时,马超、韩遂等人在关中地区兴风作浪,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曹操当机立断,任命徐宣为左护军,将留守后方、统领诸军的重任交托给了他……

曹操离世之后,朝堂之上掀起了一阵风波。有人竟然提议要将各个城池的守将全都替换成来自沛国和谯县的人士。这一提议一经提出,便引起了众人的争议。然而,就在此时,徐宣挺身而出,言辞激烈地表示反对。他据理力争,认为这种做法不仅有失公允,更会对国家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曹丕听闻此事后,对徐宣的正直和勇敢深感钦佩,不禁赞叹道:“徐宣实乃我朝的社稷之臣啊!”正因如此,曹丕称帝之后,立即任命徐宣担任御史中丞一职,并赐予他关内侯的爵位。此后,徐宣又先后出任城门校尉、司隶校尉、散骑常侍以及尚书等重要职务。

时光荏苒,曹叡顺利继位。他同样对徐宣的才能和忠诚十分认可,于是册封徐宣为津阳亭侯,还让他担任左仆射,并加封侍中及光禄大夫。某一次,曹叡决定亲自前往许昌视察,临行之前,特意留下徐宣在洛阳负责统筹处理各类事务。

徐宣为官期间,始终心系百姓疾苦。当他看到曹叡大肆修建宫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至于民不聊生之时,心急如焚。于是,他毅然决然地上疏进谏,恳切地劝阻曹叡停止这种劳民伤财之举。曹叡见到徐宣的奏折后,深受触动,亲自挥笔写下诏书,对徐宣的忠言予以嘉奖,并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

随着年岁渐长,徐宣自觉身体每况愈下,难以再承担繁重的政务工作。于是,他多次向曹叡上书请求辞官归隐。然而,曹叡深知徐宣对于朝廷的重要性,一直没有批准他的请求。

直到青龙四年(公元 236 年),徐宣终究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之际,他仍不忘叮嘱家人,自己死后只需穿着粗布衣裳入殓即可,切勿铺张浪费。曹叡得知徐宣逝世的噩耗后,悲痛不已,随即下诏追赠他为车骑将军,并按照公爵的礼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同时,曹叡还赐予他谥号“贞侯”,以表彰他一生的忠贞与正直。而徐宣之子徐钦,则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继续为曹魏政权效力。

徐宣的一生在曹魏政权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政治方面

稳定地方局势:早年在广陵郡时,面对县民作乱,徐宣能够挺身而出,说服督军扈质进兵平乱,维护了地方的稳定和安宁,为当地百姓的生活和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曹操在当地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保障政权交接:曹操去世后,徐宣强谏曹丕不可更换城守,稳定了军心,对曹魏政权的平稳交接和延续起到了积极作用,避免了因人事变动可能引发的内部动荡和混乱。

直言进谏匡正:在曹丕和曹叡时期,徐宣多次直言进谏,如反对曹丕更换城守以及劝阻曹叡大建宫殿等,这些谏言对统治者的决策产生了一定影响,有助于纠正一些可能不利于政权稳定和发展的举措,维护了曹魏政权的政治清明和稳定。

军事方面

统军平叛立功:建安十六年,马超、韩遂在关中叛乱,徐宣被曹操任命为左护军,统领诸军。他在平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出一定的军事才能,为曹操稳定关中局势、巩固统治范围做出了贡献。

人才选拔方面

树立清正榜样:徐宣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临死时嘱咐家人穿粗布衣服入殓,这种廉洁自律的品德和作风为曹魏政权的官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对当时的官场风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选拔人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品德标准。

陈登,生于 163 年,卒于 201 年,表字元龙,乃是下邳淮浦人士,也就是现今江苏涟水之西。他来自徐州的名门望族,父亲正是沛相陈珪。自年少起,陈登心中就怀揣着拯救世间、造福民众的宏大志向。他勤奋好学,广泛涉猎各种典籍,对于文学艺术也有着高雅的品味和深厚的造诣。

时间来到汉灵帝中平五年,即公元 188 年,此时年仅 25 岁的陈登因才华出众而被推举为孝廉。经由当时的徐州牧陶谦大力举荐,陈登得以出任东阳县令一职。在此期间,他展现出了卓越非凡的治理才能,将县内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政绩斐然,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与赞誉。之后不久,由于出色的表现,陈登再次得到升迁,担任了徐州典农校尉这一重要职务。任职期间,他积极组织并推动各项水利工程的修建工作,通过不懈努力使得徐州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百姓们安居乐业,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物阜民丰的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陶谦不幸病逝,徐州局势骤然变得动荡不安。面对这一变故,陈登挺身而出,极力劝说刘备接管徐州,以稳定局面。但后来,勇猛善战的吕布却突然袭击并夺取了徐州。无奈之下,陈登只得佯装对吕布忠心耿耿,但实际上他一直与自己的父亲陈珪暗中谋划,试图寻找机会解除吕布与袁术之间的联姻关系。不仅如此,他们父子二人还精心策划,向曹操进献了一系列能够彻底消灭吕布的精妙计策。

建安二年(公元 197 年),风云变幻之际,曹操慧眼识才,任命陈登担任广陵太守一职,并赋予了他一项至关重要的使命——作为诛灭吕布的内应。肩负重任的陈登来到广陵郡后,马不停蹄地展开了一系列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和加强军事建设的举措。

陈登深知水利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于是他亲力亲为,带领民众修缮邗沟,不仅拓宽加深了河道,还巧妙地开凿出一条西道,使得水流更为通畅。此外,他更是主持修建了陈公塘这一大型水利工程,有效地调节了当地的水资源分布,确保郡内的农田无论遭遇旱灾还是洪涝都能保持稳定的收成。

在保障民生的同时,陈登也没有忽视军事方面的强化。他积极收编那些四处游荡的流寇,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麾下,经过严格训练和整顿,成功组建起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事武装力量。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建安三年(公元 198 年)。此时曹操决定亲自征讨吕布,陈登率领着他精心打造的部队充当先锋队,冲锋在前。战场上,局势一度紧张万分,吕布眼见形势不利,竟然使出卑鄙手段,以其三弟为人质向陈登求和。然而,陈登心怀大义,毫不为之所动,毅然决然地指挥军队继续进攻。最终,吕布兵败被擒并遭斩杀,陈登因其赫赫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依旧镇守广陵郡。

建安四年(公元 199 年),江东小霸王孙策派遣其弟孙权率领吴军气势汹汹地前来攻打广陵郡的匡琦城。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陈登临危不惧,冷静应对。他充分发挥自身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巧妙布局,灵活用兵。第一次交锋时,陈登便以寡敌众,凭借出色的战术安排取得了一场漂亮的胜利。然而,孙权并不甘心就此罢休,稍作休整后再度卷土重来。但陈登早已成竹在胸,再次展现出非凡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又一次以少胜多大败吴军,让敌人铩羽而归。

可惜天妒英才,陈登早年曾身患重病,虽有幸得到神医华佗的悉心诊治得以暂时痊愈,但华佗却忧心忡忡地告诉他此病症极有可能在三年后复发。果不其然,建安七年(公元 201 年),陈登的旧疾如恶魔般重新袭来。尽管他心急如焚地四处寻找华佗以求救治之法,奈何始终未能如愿。最终,这位智勇双全、屡建奇功的一代名将在病魔的折磨下不幸离世,享年仅三十九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系统之末日大巴末日新王之人类觉醒韩娱:南柯一梦对强取豪夺者强取豪夺雄霸战王火影之宇智波多子多福万界观影?不!是圆梦大师!全球冰封,关我无限合成什么事云闪富的生命盲盒之旅原神:更新后手机连接了提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