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徐氏略记 > 盍族覆灭徐乞奴

盍族覆灭徐乞奴

徐乞奴,一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几乎被遗忘的人物,他的故事如同被风化的石碑,只留下模糊的轮廓。他是徐羡之的儿子,一个在政治旋涡中被命运无情抛掷的棋子。徐羡之,南朝宋的权臣,他的名字在史书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然而,他的儿子徐乞奴,却鲜少有人提及。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权力的斗争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徐乞奴便是在这场战争中被牺牲的无辜者。徐乞奴的生平事迹,如同被岁月侵蚀的古画,细节已难以辨认。但可以想象,在父亲徐羡之的光环下,他或许曾有过短暂的辉煌。然而,当政治的风暴袭来,徐羡之的权势不再稳固,徐乞奴的命运也随之急转直下。在那个时代,政治的斗争往往意味着生死存亡。徐羡之的倒台,不仅意味着他个人的失败,也牵连到了他的家族。徐乞奴,作为徐羡之的儿子,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场政治风波。史料记载,徐乞奴最终被诛杀。他的死亡,或许只是当时政治斗争中的一笔带过,但对于他的家人来说,却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徐乞奴的故事,就这样在历史的尘埃中渐渐模糊,直至消失。然而,尽管徐乞奴的名字在史书中鲜有提及,他的命运却提醒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记住,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被讲述。在权力的游戏中,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即便是那些被历史遗忘的角落里,也有着属于他们的悲欢离合。

刘义符(406年-424年8月4日),小字车兵 ,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武帝刘裕与张夫人的长子,南朝宋的第二位皇帝。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刘义符于晋义熙二年(406年)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宋武帝刘裕晚年与张夫人的长子。刘义符十岁时,他被立为豫章世公子,其父亲被立为宋王,他被立为世子。永初元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受东晋司马氏禅让称帝后,刘义符被立为皇太子 。

永初三年(公元 422 年)五月,一代雄主武帝刘裕不幸离世,他的离去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震动。随后,其子刘义符继承皇位,成为了南朝宋新的统治者。就在同一年的六月,刚刚登上皇位不久的刘义符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人事任命,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他委任尚书仆射傅亮担任中书监一职。与此同时,司空徐羡之、领军将军谢晦与傅亮一同掌握着朝政大权,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政治联盟。

然而,这个联盟中的权臣们却并未安于现状,他们暗中谋划,试图铲除一些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和利益的人物。在他们的挑唆之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谢灵运被贬谪至永嘉(如今浙江省温州市一带)担任太守。这一举措不仅令谢灵运个人的仕途遭受重创,也使得当时的文坛失去了一颗璀璨的明星。

时间来到景平元年(公元 423 年),刘义符决定更改年号为景平,并宣布大赦天下,同时还给予文武百官晋升二等职位的恩赐。此外,他还尊崇原来的皇太后——也就是宋武帝刘裕的继母萧文寿为太皇太后,以显示其对长辈的敬重之情。

然而,正当南朝宋国内局势稍显稳定之时,北方强大的北魏政权却对南朝宋虎视眈眈,不断地调兵遣将,准备向南发动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终于,北魏的铁骑如潮水般涌来,迅速突破了南朝宋的防线。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魏国军队成功攻克了战略要地虎牢关,并生擒了南朝宋的司州刺史毛德祖。这场突如其来的失败让南朝宋的领土大幅缩水,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作为执政大臣的徐羡之、傅亮和谢晦深感责任重大。他们意识到由于自己在军事部署和战略决策方面的失误,导致了国土沦陷和将士伤亡。于是,三人怀着愧疚之心向皇帝刘义符呈上奏折,主动请求朝廷对他们进行惩处。而刘义符在接到这份奏疏后,经过深思熟虑,最终下达诏书,表示不再追究三人的责任。不过,经此一战,南北朝之间的分界线不得不再次向后退缩,一直退回到了淮河一线。

景平二年(公元 424 年)二月,噩耗传来,备受尊敬的太皇太后萧文寿因病逝世。她的离去无疑给刚刚经历了诸多变故的南朝宋皇室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全国上下沉浸在了一片悲痛之中。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然而,这对于南朝宋来说,却是一个充满悲伤和变故的月份。刘义符怀着沉痛的心情,亲自护送着母亲萧文寿的灵柩,缓缓前往兴宁陵安葬。整个送葬队伍庄严肃穆,哀乐低回,人们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

就在这个月里,远在东方的高丽国派遣使节来到建康,向刘义符呈上珍贵的贡品,表示对这位新君的敬意和友好。刘义符以礼相待,展现出大国君主的风范。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至初秋七月。此时的天气依然炎热,但宫廷内却弥漫着一股喜庆的气氛。原来,刘义符决定尊崇自己的生母张夫人为皇太后,以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孝道,也进一步巩固了皇室内部的关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不久之后,一场严重的旱灾降临大地,江河干涸,农田荒芜,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面对此情此景,刘义符心急如焚,立即下诏赦免那些被判五年徒刑以下的罪犯,希望能减轻社会压力,缓解民生疾苦。

景平二年(公元 424 年),朝廷局势再度发生重大变化。刘义符下令废除南豫州刺史卢陵王义真的爵位,并将其贬为平民,责令他迁往偏远的新安郡居住。紧接着,刘义符任命弟弟刘义恭为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接替义真的职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一系列事件尚未平息之际,高丽国再次派遣使节前来朝贡刘义符。而与此同时,刘义符的执政大臣们暗中派出杀手,在新安郡残忍地杀害了被贬为平民的刘义真。

这一连串的变故震惊朝野,众人议论纷纷。而最终,皇太后(即刘义符的生母张夫人)站出来发布诏书,痛斥刘义符在为先皇守孝期间行为不端。诏书中指出,刘义符整日整夜地与一些奸佞小人嬉戏打闹,毫不顾及丧期应有的庄重;更有甚者,他还大肆兴修土木工程,致使国库亏空,民力耗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镇西将军宜都王刘义隆宅心仁厚、德行高尚,且对父母孝顺有加,对兄弟友爱敬重,自小就声名远扬。因此,皇太后认为唯有刘义隆才具备继承皇位、统领万民的资格和能力。

话说那徐羡之和傅亮二人密谋着要废掉当今圣上之时,王弘以及檀道济则向朝廷请旨,表示希望能够赶赴国丧现场。而实际上,这背后乃是王弘等人暗中指使中书舍人邢安泰和潘盛充当内应,以便于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就在一个清晨时分,阳光刚刚洒落在大地上,檀道济与谢晦便率领着众多兵士气势汹汹地走在了队伍的最前方。徐羡之等一干人则紧紧跟随着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从东掖门鱼贯而入,径直朝着云龙门挺进。

在此之前,潘盛等人早已事先悄悄地警告过负责守卫的士兵们,让他们不要做出任何抵抗之举。因此,当这支来势汹汹的队伍抵达时,那些守卫们果然不敢轻举妄动,纷纷选择了退让。

此时此刻,那位年轻的皇帝刘义符正在华林园中与他身边的左右随从尽情地嬉戏玩乐呢!整整一天过去了,他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场巨大的变故即将降临到自己身上。直到这个早晨,当太阳初升,刘义符依旧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尚未醒来。然而,就在此时,那群如狼似虎的军士却已然毫无顾忌地闯入了寝宫之内。

他们手起刀落,瞬间就斩杀了刘义符身旁的两名侍从,鲜血四溅开来,染红了地面。与此同时,刘义符也被惊醒过来,但为时已晚。只见一名军士挥刀向着他猛砍过去,刘义符惊恐万分地伸出双手想要抵挡,结果只听得“咔嚓”一声脆响,他的几根手指应声而断,剧痛让他忍不住发出了凄厉的惨叫声。

尽管如此,这些军士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强行将刘义符从床上拖拽起来,一路扶持着走出了东阁。紧接着,他们毫不留情地夺走了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的玉玺和绶带,彻底剥夺了刘义符作为皇帝的权力和尊严。

随后,群臣们纷纷赶来,簇拥着刘义符来到了东宫。当日,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众人决定将刘义符废黜为营阳王,并拥立宜都王刘义隆登上皇位,君临天下。新皇即位后,当即颁布诏令大赦天下,除了犯有死罪之人外,其余罪犯皆可获得赦免。

与此同时,徐羡之等人竟然还假惺惺地宣称此次行动乃是奉了张太后的旨意行事,并堂而皇之地以太后之名收回了皇帝的印信。至此,这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终于落下帷幕。刘义符被囚禁在了吴郡那座略显阴森的金昌亭里,四周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压抑氛围。与此同时,檀道济则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踏入了朝堂,肩负起守卫之责。时间悄然流逝到景平二年六月癸丑(二十四日)这个日子,徐羡之等人心怀叵测地派遣中书舍人邢安泰前往金昌亭执行一项残忍的任务——刺杀刘义符。

当邢安泰出现在金昌亭时,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就此展开。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刘义符虽然身陷囹圄,但他身强体壮、力大无穷,竟让邢安泰一时难以将其制服。刘义符瞅准时机,拼尽全力挣脱束缚,开始疯狂逃窜。邢安泰见状,急忙率领手下紧追不舍。在逃亡的途中,刘义符慌不择路,却始终无法摆脱身后如影随形的追兵。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追兵举起沉重的门闩,朝着刘义符狠狠地砸去。只听“砰”的一声闷响,刘义符被门闩击中,身体猛地向前扑倒在地。尽管如此,他仍然挣扎着想再次起身逃跑。但最终,由于伤势过重和体力耗尽,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帝王还是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永远地倒在了这片冰冷的土地上。此时,年仅十九岁的刘义符结束了他短暂而波折的一生。

再说刘义隆,他于公元 407 年降生于徐州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小名车儿的他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身形修长挺拔,宛如一棵茁壮成长的青松。在成长的岁月里,刘义隆广泛涉猎各种经史典籍,知识储备日益深厚。不仅如此,他还擅长书写隶书,那一笔一划犹如龙飞凤舞,彰显出他非凡的书法造诣。也正因如此,刘义隆逐渐赢得了父亲刘裕的欢心与重视。

义熙七年(公元 411 年),正值天下动荡不安之际,卢循之乱如汹涌波涛般席卷而来。年仅四岁的刘义隆,尚处于懵懂无知的年纪,但他却肩负起了一项重大使命——在谘议参军刘粹的辅佐下镇守京口,以抵御这场来势汹汹的叛乱。这一年,对于年幼的刘义隆来说,无疑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而早在义熙五年(公元 409 年),刘义隆的母亲胡道安就遭遇了不幸。当时,她被刘裕无情地赐死,享年仅四十二岁。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曲折和戏剧性。尽管失去了生母的庇护,但刘义隆并未因此孤苦伶仃。由于司徒刘道规膝下无子,刘义隆在母亲离世之后,便被交由刘道规抚养。令人欣慰的是,刘道规对这个养子视若己出,疼爱有加,给予了他无尽的关爱与呵护。不仅如此,后来刘道规还将其兄长沙王刘道怜之子刘义庆过继给刘义隆作为嗣子。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义熙八年(公元 412 年)。这一年,对刘义隆而言又是一个难忘的年份。刘道规因病离世,刘裕深感痛惜,特意追封他为南郡公。同时,刘裕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刘义隆,册封他为荣华县公。不过,按照当时的礼法规定,“礼无二嗣”,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嗣子身份。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决定让刘义庆承袭刘道规的封号,而刘义隆则回归本家。但仅仅过去三年时间,刘义隆再次受到封赏,被赐予彭城县公的爵位。

岁月如梭,到了义熙十三年(公元 417 年),刘裕率领着英勇无畏的士兵们踏上了征讨羌族的征程。此次出征,他们选择了水路前行,一路破浪而行。与此同时,刘裕放心地将彭城交给了刘义隆镇守。而此时的刘义隆已经逐渐成长起来,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领导能力。鉴于他出色的表现以及对彭城防守工作的卓越贡献,晋朝朝廷特别加封他为使持节,使其得以总揽徐、兖、青、冀四州的军事大权。此外,他原本担任的徐州刺史和将军等职务依然保留不变。次年刘裕平定关中回到彭城后,又授其监司州、豫州之淮西兖州的陈留军事、前将军等职,持节一职照旧,并出守洛阳。后其弟刘义季奉旨相随赴任荆州,相协事务,因此刘义隆对刘义季颇为喜爱与信任。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称帝,改元为永初,封刘义隆为宜都王,食邑三千户,进任督北秦及前七州。进号镇西将军,赐鼓吹一部,任荆州刺史。同年刘义隆入朝议政,因他审判狱讼条理清晰,甚称帝意,刘裕大悦。

景平二年(公元 424 年),这一年对于大宋王朝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当时在位的宋少帝刘义符终日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荒废了朝政大事不说,还极为骄奢暴虐,搞得朝堂上下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他那身为生母的皇太后张氏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怒之下便将自己的亲生儿子贬为了营阳王。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不久之后,司空徐羡之、尚书令傅亮等一众朝廷重臣竟狠下心来,直接将这位曾经的皇帝给杀掉了。

按照常理而言,既然少帝已被废黜,那么接下来就该轮到长幼有序中的庐陵王刘义真登上皇位了。可谁曾想,徐羡之等人对刘义真早有成见,于是在废掉少帝之前,就已经暗中将其谋害。至此,皇位继承人选再度陷入僵局。就在这时,侍中程道惠站出来提议拥立刘义恭为帝,可惜这个建议同样遭到了徐羡之等人的坚决否决。

经过长时间的激烈商讨和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尚书省的一行人匆匆忙忙地赶到了江陵,准备迎接刘义隆登基称帝。当刘义隆得知少帝惨遭杀害的消息时,心中不禁对徐羡之等人心存疑虑,以至于抵达目的地后都迟迟不敢下车。

此时,刘义隆身边的亲信司空王华站了出来,冷静地分析道:“陛下,依臣之见,徐羡之等三位权臣之所以会痛下杀手除掉少帝,无非是因为他们害怕少帝日后羽翼丰满之时会拿他们开刀。所以如今他们既然已经冒险迈出了这一步,必然不会在短时间内再次弑杀新帝,以免激起天下人的愤怒。而且这三个人虽然位高权重,但彼此之间的权力也是相互制衡的,谁也无法一家独大。如此一来,他们更不可能轻易做出这种自毁长城之事。”听了这番话,刘义隆原本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了一些,但心中的疑云仍未完全散去。刘义隆听从建议,接受了帝位。侍中散骑常侍嶷之、给事黄门侍郎中孔璩[qú]之、中书侍郎何尚之等臣特地上表陈情,赞颂刘义隆的帝相风骨、美好品质,表明了他得民心、顺天意而即位的正统性。后州府佐吏皆俯首称臣,纷纷上奏请求刘义隆在州府官衙前题字,所有事宜都依照皇宫里的标准进行,但刘义隆皆不准许。

同年,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刘义隆怀着满腔壮志离开了江陵这个他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临行之前,他经过深思熟虑,任命王华为州府长官,并委以重任,让他镇守陕西这片广袤而又关键的土地;同时,派遣到彦之监督管理襄阳地区。这一系列人事安排彰显了刘义隆对于国家治理的精心谋划和深谋远虑。

就在这一年的八月份,刘义隆终于抵达了都城建康。这座繁华的都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如今江苏省南京市的大地上。当得知皇帝即将到来时,群臣们纷纷涌向都城西南的重要军事堡垒——新亭。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直以来都是建康城的一道坚实屏障。如今,它成为了迎接刘义隆回宫的重要场所。

当刘义隆的车辇缓缓驶入新亭时,群臣们激动地跪地高呼万岁。刘义隆面带微笑,向众人挥手示意。随后,他带领着众大臣首先前往初宁陵,去祭拜那位开创大宋江山的伟大人物——宋武帝。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刘义隆献上祭品,虔诚地叩首行礼,表达对先帝的敬仰与缅怀之情。

祭祀完毕后,刘义隆一行人方才动身前往正殿。此时,百官早已恭候多时,他们手捧着象征皇权的玺绶,恭敬地呈献给刘义隆。然而,刘义隆却表现出谦逊之意,再三推辞不肯轻易接受这份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众人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最终他还是略带犹豫地接过了那沉甸甸的玺绶。

就在同一个月里,刘义隆在太极前殿正式即位称帝。一时间,钟鼓齐鸣,彩旗飘扬,整个宫殿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气氛。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德与宽厚,刘义隆随即下令大赦天下,让那些曾经犯错或遭受冤屈的人们重获自由。此外,他还更改年号为“元嘉”,寓意着一个崭新而美好的时代即将来临。

不仅如此,刘义隆深知笼络人心的重要性。于是,他追赐给各位文臣武将不同等级的官位,按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赐位制度予以封赏。此举无疑大大鼓舞了官员们的士气,使得朝堂上下一片欢腾。

刘义隆登上皇位之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兄弟。他亲自前往太庙参拜祖先,表示自己继承大统乃是顺应天命。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初宁陵,再次祭奠宋武帝。在此期间,他还特意下诏要求重新翻修原庐陵王刘义真的陵墓,并将其灵柩隆重地迎入都城。这一举动充分展现了刘义隆对于亲情的重视以及对于手足之情的深厚眷恋。升司空徐羡之为司徒,江州刺史王弘为司空,尚书令傅亮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抚军将军、荆州刺史谢晦为卫将军,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檀道济为征北将军,卫将军、南徐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为骠骑将军,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皇弟刘义恭为抚军将军,封江夏王。调任豫州刺史刘粹为雍州刺史,骁骑将军管义之为豫州刺史,南蛮校尉到彦之为中领军。追封生母胡婕妤为章皇太后,皇弟刘义宣为竟陵王、刘义季为衡阳王,立妃袁氏为皇后。

诛杀权臣,统揽朝政

话说那徐羡之、傅亮以及谢晦等人,敏锐地察觉到了刘义隆对他们的深深猜忌。于是乎,打从一开始,他们就悄悄地与刘义隆的心腹——到彦之和王华展开密切交往。这些人妄图通过与刘义隆亲近之人建立深厚关系,从而获取他身边亲信们的信任,并借此机会向刘义隆表明自己的耿耿忠心。

时间来到了元嘉元年(公元 424 年),此时的刘义隆面对着刚刚残忍杀害兄长刘义符和刘义真的傅亮等人,内心深处不禁充满了疑虑和恐惧。他暗自思忖着:“这几个人如此心狠手辣,今日能杀我兄弟,难保他日不会起谋反之念!”想到此处,刘义隆顿生杀意,决意派遣兵马将这几个乱臣贼子一举拿下。然而,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到彦之站了出来。只见他苦口婆心地一番劝解,言辞恳切,条理清晰,终于使得刘义隆暂时放下了心头的戒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元嘉二年(公元 425 年)已经来临。这一年,身为司徒的徐羡之和担任尚书令的傅亮,竟然先后三次上书请求归还政权于刘义隆。起初,刘义隆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两次,但最终还是批准了他们的请求。自此以后,刘义隆正式开始亲自主持并管理所有的政务。

可谁曾想,事情并未就此平息。不久之后,在徐羡之侄子徐佩之、侍中程道惠以及吴兴太守王韶之等人接二连三的奏议之下,朝廷再次颁布诏令,要求徐羡之返回朝中参与议政。这般一来,刘义隆对于徐羡之的忌惮之情愈发强烈起来……

少帝被废黜之际,司空徐羡之心生忧虑,唯恐刘义隆登基后会将至关重要的荆州重镇托付给旁人。经过深思熟虑,他凭借着录尚书事这一要职所赋予的权力,毅然决然地任命谢晦暂时接替掌管七州诸军事、兼任抚军将军以及领护南蛮校尉和荆州刺史等职务。如此安排,意在让谢晦成为朝廷在外的得力援手与坚实依靠。

此后,刘义隆正式确认并下达诏令,任命谢晦出任荆州刺史一职,同时还额外赐予他使持节的殊荣。不仅如此,没过多久,刘义隆更是对谢晦频频施以丰厚赏赐。然而,面对这诸多恩赐,谢晦却表现得谦逊有加,一一委婉回绝。最终,在刘义隆的再三恩准之下,谢晦才动身前往江陵走马上任。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元嘉三年(公元 426 年)正月。就在这个时候,刘义隆颁布诏书,详尽罗列了徐羡之及其党羽们的种种罪行。诏书中严词指出他们手握重权却肆意妄为,甚至存有谋逆篡位的不轨之心。紧接着,刘义隆传召徐羡之和傅亮入宫觐见。徐羡之深知自己犯下的罪孽深重,难以逃脱死刑惩处,万念俱灰之下,于出城途中选择了自尽身亡,以此了结自己罪恶的一生。

刘义隆在铲除徐羡之之后,并未停下惩治奸佞的步伐。他紧接着下令诛杀了傅亮以及谢晦的儿子谢世休,与此同时,还将谢皭、谢世平、谢绍等谢氏家族中的子弟尽数拘捕入狱。谢晦眼见自己的亲人和族人遭受如此劫难,心急如焚,赶忙向文帝上书申诉冤情,期望能够得到宽宥。可惜的是,无论他如何苦苦哀求,最终都未能改变既定结局,一切努力皆付诸东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系统之末日大巴末日新王之人类觉醒韩娱:南柯一梦对强取豪夺者强取豪夺雄霸战王火影之宇智波多子多福万界观影?不!是圆梦大师!全球冰封,关我无限合成什么事云闪富的生命盲盒之旅原神:更新后手机连接了提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