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徐氏略记 > 南朝齐大臣徐孝嗣

南朝齐大臣徐孝嗣

徐孝嗣出生于公元 453 年,他的表字叫做始昌,还有一个亲昵的小名唤作遗奴。其籍贯位于东海郡郯县,也就是如今山东省的郯城县一带。这位徐孝嗣,乃是南朝齐时期声名显赫的宰相大人,同时也是司空徐湛之的孙子。

说来也巧,徐孝嗣其实是徐聿之尚未出世便遗留下来的孩子。正因如此,当元嘉三十一年(公元 453 年)那场惊天动地的变故发生之时——刘劭残忍地杀害了徐孝嗣的父亲与祖父,尚在母亲腹中的他却幸运地躲过一劫,未受牵连。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尽管幼子得以幸存,可年轻的母亲却因自身年岁尚小,动起了改嫁他人的心思。为了能够顺利改嫁,她用尽各种方法企图打掉这个腹中胎儿。先是服用药物以求堕胎,而后甚至不惜故意摔倒在地,只盼能一了百了。但令人惊奇的是,无论怎样尝试,这腹中的胎儿都异常顽强,始终安然无恙。最终,历经种种波折后,徐孝嗣还是平安降生到了人世。

时光荏苒,转眼间徐孝嗣已然长到了八岁。就在这一年,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他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叔父徐恒之的爵位,成为了枝江县侯。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徐孝嗣自幼聪慧过人、容貌俊美,深得宋孝武帝的钟爱赏识。出于对他的偏爱,宋孝武帝更是亲自做主,将自己的女儿康乐公主下嫁于他,成就了一段美满佳话。话说此人被封为驸马都尉之后,起初担任了着作郎一职。此后,他历经数次官职变迁,先是在司空太尉二府担任参军,接着成为安成王的文学侍从,然后又出任骠骑从事中郎并兼任南彭城太守之职,后来还曾担任过太尉咨议参军同时依旧兼任着南彭城太守以及齐国世子庶子等重要职务。

时间来到建元元年(公元 479 年),这一年风云突变,萧道成悍然篡位,改宋立齐,徐孝嗣所承袭的宋朝爵位也因此被无情地削除。然而,进入齐国后的徐孝嗣并未一蹶不振,反而凭借自身出众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再度崛起。

最初,他受命担任晋陵太守,在职期间展现出卓越的治理能力;不久之后,又以宁朔将军的身份出任萧子良的征虏长史,深受器重;随后更是应召回京,相继担任尚书吏部郎和太子中庶子等要职。在此之后,他的仕途愈发顺遂,不仅转任长兼侍中,而且还转任御史中丞,可谓官运亨通。

再后来,徐孝嗣外放至吴兴担任太守,在此期间更是声名远扬,因其干练有为而备受赞誉。直到永明七年(公元 489 年),王俭不幸离世,齐武帝特意征召徐孝嗣入朝担任五兵尚书。与此同时,皇帝还下令让负责撰写南朝仪典的仪曹令史陈淑、王景之、朱玄真以及陈义民等人向徐孝嗣请教相关事宜,足见其在礼仪制度方面的深厚造诣和崇高地位。永明八年(公元 490 年),徐孝嗣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转折——他被调任为太子詹事。这一职位让他得以更深入地参与宫廷事务,与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建立紧密联系。然而,命运的齿轮并未停止转动,不久之后,他再次转职,成为吏部尚书。凭借着卓越的才能和敏锐的洞察力,徐孝嗣迅速适应新角色,将吏部的各项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仅如此,由于他出色的表现,很快便获得了进一步的晋升。先是被加封为右军将军,紧接着又转领太子左卫率。此时的徐孝嗣可谓权倾朝野,朝廷诸多行政事务纷纷交由他来主持。他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以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每一项决策都能符合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来到了永明十一年(公元 493 年)。这一年对于南齐王朝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在位多年的齐武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之际,齐武帝留下遗诏,指定尚书事务交由徐孝嗣以及时任尚书右仆射的王晏共同处理。这份信任无疑是对齐武帝一生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徐孝嗣能力的高度认可。

皇太孙萧昭业继承大统后,遵照武帝遗诏,晋封徐孝嗣为尚书右仆射。至此,徐孝嗣已位极人臣,成为南齐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隆昌元年(公元 494 年),徐孝嗣的仕途再度出现变动。他转任散骑常侍、前将军、丹杨尹等职务。尽管职位有所变化,但他依旧尽职尽责,为地方治理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就在这时,一场政治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西昌侯萧鸾心怀不轨,企图废掉皇帝另立新君。他暗中找到徐孝嗣和王晏,透露了自己的计划。令人惊讶的是,两人竟然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参与其中。或许是权力的诱惑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亦或是其他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当时,有一个名叫乐预的人曾善意地提醒徐孝嗣:“如今外界传言四起,都说可能会发生像伊尹、周公旦那样废旧立新之事。您承蒙武帝那般特殊的恩宠和重托,理应坚决反对这种行为啊!要知道,人们至今还在嘲笑褚渊当年的所作所为呢。”然而,面对乐预的忠告,徐孝嗣却置若罔闻……”话说那徐孝嗣深得齐武帝器重,不仅如此,他更是齐武帝遗诏中恳请辅佐太孙的大臣之一。然而,与身为刘宋姻亲重臣且尽心尽力帮助萧齐夺取江山的褚渊相比,徐孝嗣虽心有同感,却难以付诸行动。尽管如此,回到家中的他竟亲手草拟了那份用于废除皇帝的皇太后诏令。

时光流转至同年七月壬辰日(公元 494 年 9 月 5 日),徐孝嗣与王晏、陈显达、王广之以及沈文季等数位被齐武帝遗诏所托付的文武重臣一道,跟随萧鸾及其麾下众人一同踏入宫廷。就在这一天,他们成功地将萧昭业擒获并残忍杀害。而此时,心怀叵测的萧鸾正企图伪造一份皇太后诏令来名正言顺地废掉现任皇帝,正当他为此绞尽脑汁之际,徐孝嗣毫不犹豫地从衣袖之中取出了自己早已草拟完毕的皇太后诏令。这份及时出现的诏令让萧鸾喜出望外。

次日,在萧鸾的掌控之下,那份正式的皇太后诏令得以宣读,宣告废除皇帝,并改立皇帝的弟弟新安王萧昭文为新君。话说这徐孝嗣,因其积极参与了废立之事,朝廷对他予以重赏。先是将其封为枝江县侯,赐予食邑多达一千户。不仅如此,还给予了他极为特殊的待遇——赏赐鼓吹队一部以及允许甲仗五十人随其入宫。随后,徐孝嗣官运亨通,很快就转任成为散骑常侍和尚书左仆射。

就在同一年的十月,萧鸾再次出手废掉了萧昭文,自己登上皇位,成为了齐明帝。齐明帝念及徐孝嗣之功,对他再度加封晋爵。徐孝嗣被加授侍中之职、中军大将军之衔,同时进封为枝江县公,食邑更是增加到两千户。此外,还赐予给他班剑队二十人以及加派士兵百人跟随左右的优厚待遇。

时间来到建武二年(公元 495 年),由于北魏大军来势汹汹,发起猛烈进攻,明帝紧急下诏命令徐孝嗣持节出征,前往新亭驻守防御。在建武四年(公元 497 年)的时候,王晏不幸遭到明帝诛杀。没过多久,徐孝嗣更进一步,晋升为尚书令,并兼任本州的中正一职。到了建武五年(公元 498 年),徐孝嗣荣宠更甚,被加授开府仪同三司的尊号。此后不久,徐孝嗣鉴于当时与北魏之间频繁爆发战争这一现状,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向朝廷呈上一份极具建设性的奏折。在这份奏折当中,他明确指出应当在与北魏交界的徐州、兖州、司州、豫州、荆州以及雍州这六个重要地区推行屯田制度。

按照他所提出的方案,各州刺史需要肩负起一项至关重要的责任——精心挑选出适宜开垦耕种的土地资源。与此同时,还需充分调动当地的士兵和将领参与到农业生产之中。不仅如此,在选择农作物品种时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种植那些能够茁壮成长且产量可观的作物种类。

如此一来,通过实施这项屯田制度,不但可以显着增加粮食的供应量,有效保障军需补给;而且还有望大幅减轻从南方运输粮食前往前线所面临的沉重压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后勤保障水平。

明帝在阅览过这份奏折后,对徐孝嗣的提议表示高度认可并且予以采纳。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那个时候明帝已然身患重病,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再加上边境战事始终处于胶着状态,连绵不绝,因此尽管这一提议得到了皇帝的首肯,但最终还是未能得以真正贯彻落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系统之末日大巴末日新王之人类觉醒韩娱:南柯一梦对强取豪夺者强取豪夺雄霸战王火影之宇智波多子多福万界观影?不!是圆梦大师!全球冰封,关我无限合成什么事云闪富的生命盲盒之旅原神:更新后手机连接了提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