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聿之,这位出身非凡之人,乃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士。他的父亲乃是南朝宋时期声名显赫的大臣徐湛之,而他更是宋武帝刘裕的外孙,其母正是那尊贵无比的会稽长公主刘兴弟。
话说这会稽长公主刘兴弟,生于公元 383 年,乃是宋武帝刘裕与结发妻子臧爱亲之长女。她自幼便深得父母宠爱,聪慧伶俐,气质高雅。待到适婚之年,刘兴弟下嫁徐逵之,并先后诞下了徐湛之和徐淳之两个儿子。然而命运多舛,徐逵之战死沙场,令人唏嘘不已。
随着刘宋王朝的建立,刘兴弟因其高贵身份和特殊地位,先是获封寿阳公主,而后又改封为会稽公主,备受尊崇。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便来到了元嘉末年。这一年,整个王朝都被一场惊天动地的巨变所震撼——太子刘劭竟然丧心病狂地亲手弑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宋文帝刘义隆!这场突如其来的宫廷剧变犹如一阵狂暴的飓风,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而过,无数人的命运在瞬间被彻底改写。
而在这场风暴之中,徐聿之却不幸被卷入其中,最终惨遭杀害。说起徐聿之,她可是深得其弟文帝刘义隆的敬重与喜爱。早在元嘉三年的时候,文帝兴师动众地前去讨伐荆州刺史谢晦,临行前特意邀请姐姐会稽公主入宫,让她全权负责管理后宫的各项事务。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十四年,到了元嘉十七年,徐聿之的儿子徐湛之因为牵涉进刘义康图谋不轨之事而面临被处以极刑的危险。心急如焚的会稽公主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将父亲刘义隆穿过的纳布衣带入宫中去面见文帝。一见到文帝,会稽公主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她一边痛哭流涕,一边将那件饱含深情的纳布衣狠狠地扔在了地上。望着眼前悲痛欲绝的姐姐和那件熟悉的衣服,文帝的心顿时软了下来,他当即决定不再处分徐湛之,并任命其为太子詹事。
后来,刘义康被贬谪为江州刺史。有一次,文帝前往会稽公主家中探望。公主深知刘义康此时处境艰难,便苦苦哀求文帝能够放过刘义康一条生路。面对姐姐的恳切请求,文帝郑重其事地发下毒誓,表示绝对不会对刘义康有加害之心。
然而,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尽管历经风雨,但会稽公主还是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终于,在公元 444 年,她与世长辞,结束了自己波澜起伏的一生。
会稽公主刘兴弟,乃是宋武帝刘裕的嫡长女,其生母乃武敬皇后臧爱亲。她大约降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 383 年),彼时正值淝水之战的前夕。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位尊贵的公主最终在南朝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一年(公元 444 年)与世长辞。
刘兴弟出身高贵,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和宠爱。后来,她下嫁给了徐逵之,并育有二子,分别是徐湛之和徐淳之。然而,命运弄人,东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公元 415 年),振威将军徐逵之在征讨并州刺史司马休之时不幸战死沙场,从此,刘兴弟年纪轻轻便守寡独居。
而在此期间,局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刘裕称帝后仅短短三年时间,便因病离世。紧接着,刘裕所立的少帝在位仅仅一年之后,就因种种原因被废黜,而后由文帝刘义隆继承大统。这一系列的变故使得刘兴弟所处的环境变得愈发复杂,但凭借着她高贵的出身、聪慧的头脑以及坚韧不拔的性格,依然在宫廷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外,关于刘兴弟,还有一则流传于民间的传说——“寿阳公主”泪妆之故事。相传某一日,刘兴弟在庭院中休憩时,一朵梅花恰巧飘落至她的额头上,留下了一道淡淡的花痕。这道花痕不仅没有破坏她的美貌,反而更增添了几分楚楚动人的风姿。此后,宫女们纷纷效仿,以胭脂在前额点画装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妆容风格,被世人称为“寿阳妆”或“梅妆”。这一美丽的传说更为刘兴弟的人生增添了一抹神秘而迷人的色彩。在那金碧辉煌的皇室之中,会稽公主凭借着嫡长女这一尊贵无比的身份,备受尊崇。文帝对她更是敬爱有加,凡事皆会先征求她的意见之后才去施行。即便是宫廷内那些琐碎繁杂的大小事宜,也无一不是如此。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来到了元嘉三年(公元 426 年)。彼时,文帝亲自率领大军征讨荆州刺史谢晦。在此期间,他特意邀请会稽公主入住皇宫,并将管理宫内一应事务的重任交付于她。这位公主对待家务之事极为认真负责,但偶尔遇到一些不顺心如意之处时,便会毫不顾忌地放声大哭起来。而面对此情此景,就连贵为一国之君的文帝竟也心生忌惮与敬畏之情。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的局势亦是波谲云诡。刘义康大权在握,全然不把文帝的权威放在眼中。不仅如此,他还与其昔日的长史以及妄图登上宰相宝座的领军将军刘湛等人相互勾结,结成朋党。这些人沆瀣一气,甚至有人将帮助刘义康夺取皇位作为他们共同的政治目标,暗中筹谋策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阴谋……元嘉十七年(公元 440 年),局势风云变幻。文帝当机立断,采取果断行动,率先出手将刘湛等一干人等诛杀,并将刘义康贬谪至江州担任刺史一职。
徐湛之与刘湛交往甚密,情同手足。当刘义康遭受拘禁之际,他竟敢不顾自身安危前往探视。正因如此,在针对这一集团展开审讯之时,徐湛之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