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徐氏略记 > 南朝宋大臣徐谦之

南朝宋大臣徐谦之

徐谦之,乃南朝宋大臣徐湛之的次子。其家族源远流长,根正苗红,乃是出自东海郯县的名门望族。徐谦之的母亲更是身份显赫,乃会稽公主刘兴弟,其外祖父则是开创南朝宋基业、威名赫赫的宋武帝刘裕。

时光回溯至元嘉末年,一场惊天动地的变故骤然降临。当时,身为太子的刘劭因行巫蛊之事东窗事发,深知自己即将面临被废黜的命运。走投无路之下,刘劭悍然发动政变,竟丧心病狂地弑杀了亲生父亲——宋文帝刘义隆。而就在那惊心动魄的时刻,徐湛之恰好也身处宫中,不幸与刘义隆一同惨死于刘劭的屠刀之下。在此场浩劫之中,徐谦之亦未能幸免,命丧黄泉。

令人惋惜的是,尽管这段历史充满了血腥与悲剧,但有关徐谦之个人具体的生平事迹以及其他诸多细节,由于现存史料的局限,我们已无从知晓更多详尽的信息。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他无辜丧命于刘劭之乱这场祸事,无疑成为了南朝宋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性节点。

刘劭,字休远,乃是南朝刘宋时期的第四任皇帝。他于公元 424 年降临人世,其生母乃尊贵的皇后袁齐妫。作为宋文帝刘义隆的嫡长子,刘劭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不平凡。

然而,刘劭的诞生却伴随着一番波折。元嘉元年,当这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之时,他的父亲刘义隆正处于服丧之期。按照当时的礼教习俗,服丧期间不宜张扬喜事,因此,尽管喜得贵子,刘义隆也只能将刘劭出生的消息暂时隐瞒下来,秘而不宣。

起初,刘义隆给儿子取的名字是刘劭,这两个字由“召”和“刀”组成。但或许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刘义隆对这个名字感到不太满意,认为其中的“刀”字略显凶煞之气。于是乎,他决定更改其中一字,将“刀”改为“力”,如此一来,刘劭的名字便成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模样。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元嘉三年。这一年的闰正月,服丧期满的刘义隆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向世人宣告自己长子的降生。至此,刘劭的存在正式被公开,他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开启属于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之旅。少年英姿

话说那刘劭,年仅六岁便已贵为太子,居于永福省内。其父皇刘义隆对其宠爱有加,不仅派遣中庶子率领着东宫二率禁军前往值守宫殿,以保安全无虞,更是不惜耗费巨资为他精心打造了一座美轮美奂、气势恢宏的宫殿。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元嘉十五年(公元 438 年)的盛夏四月,此时的刘劭已然长成一十二岁的翩翩少年。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季节里,他正式迁入东宫居住,并迎娶了黄门郎殷淳之女作为自己的太子妃。刘义隆更是特意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而庄重的冠礼仪式,以示重视。

自幼聪慧好学的刘劭,对于史书经传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手不释卷地研读其中的智慧与谋略;同时,他也热爱骑马射箭等武艺活动,练就了一身矫健的体魄和高超的技艺。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劭身形愈发高大挺拔,足有七尺之长,加之其面容俊秀,风度翩翩,实乃人中龙凤。

在东宫内,刘劭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他时常亲自过问宫中大小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喜好结交贤士名流,时常于东宫设宴款待宾朋好友,畅谈天下大事。当时,只要是刘劭心中所想之事,刘义隆几乎无不应允,对他可谓是百依百顺。此外,刘义隆还给刘劭的东宫配置了大量精锐兵马,其兵力之强盛甚至可与皇帝直属的禁军羽林卫相媲美。

元嘉十七年(公元 440 年),刘劭率众离开京城京口,前往祭拜兴宁陵。此次出行,阵容堪称豪华,随行人员包括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司空江夏王刘义恭、竟陵王刘诞以及尚书桂阳侯刘义融等一众王公贵族。一路上旌旗飘扬,浩浩荡荡,好不威风。

元嘉二十七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份。在这一年里,宋文帝刘义隆在其亲信大臣江湛的大力支持下,全然不顾满朝文武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毅然决然地决定发动一场规模浩大的北伐战争,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元嘉北伐。

当时,太子刘劭以及大臣萧思话都曾苦口婆心地劝说刘义隆放弃这次冒险的行动,但刘义隆却如同吃了秤砣一般铁了心,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告。不仅如此,他还委任太子刘劭全面掌管水军事务,可见对此次北伐寄予了厚望。

然而,事与愿违,这场北伐战争的进展并不顺利。南宋军队在战场上遭遇了一系列沉重的打击,最终竟被北魏大军一路反攻到了长江北岸的瓜步一带。当刘义隆登上石头城遥望江北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忧虑之情。

而此时,一直对北伐持有不同意见的刘劭则趁机将战败的责任一股脑儿全都归咎于江湛身上。他再次向刘义隆进谏,力劝皇上将江湛和尚书令徐湛之处死,以谢天下。但可惜的是,刘义隆并未应允刘劭的这个提议。

没过多久,北魏方面派遣使者前来请求两国联姻。刘义隆为此专门召集了包括刘劭在内的一众大臣和民众共同商讨此事。令人意外的是,在场众人几乎一致表示赞同这门亲事,唯有江湛站出来坚决反对。他振振有词地说道:“戎狄向来不讲信用,万万不可与之联姻!”

听闻此言,本就对江湛心怀不满的刘劭顿时怒发冲冠。只见他当着众人的面,毫不留情地对着江湛厉声呵斥起来。待到散朝之后,刘劭更是余怒未消,竟然命令身边的侍从一拥而上,粗暴地推搡起江湛来。一时间,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异常,众人皆噤若寒蝉,不敢多言一句。

刘劭打从心底里憎恶江湛,这种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强烈。他时常在刘义隆面前进谗言,断言江湛乃是心怀叵测的奸诈小人,绝不可将其视作心腹亲近之人。然而,刘义隆深知臣子间的矛盾若不加以调和,势必会影响朝堂的稳定,遂有意缓解二人紧张的关系。为此,他特意安排刘劭的第三个儿子刘伟之迎娶江湛的第三个女儿,以期通过联姻来化解彼此的嫌隙。

可尽管如此这般精心谋划,刘劭对于江湛的看法却丝毫未变。他依旧视江湛如眼中钉、肉中刺,每每提及此人,总是满脸怒容,言辞激烈地抨击其种种不是。

再来说这刘劭,因母亲袁皇后之事而深陷执念之中。想当年,那袁皇后天生善妒,眼见着刘义隆独宠潘淑妃一人,心中自是愤愤不平,积怨日深之下终至病倒,撒手人寰。自那时起,刘劭便对潘淑妃以及她所生之子刘浚恨入骨髓。

而刘浚深知自己处境艰难,生怕日后遭到刘劭报复,故而对刘劭百般谄媚讨好,刻意迎合其心意。起初,刘劭对刘浚的殷勤举动嗤之以鼻,但久而久之,见刘浚态度诚恳,且事事顺着自己,两人的关系竟也慢慢有所缓和。

刘义隆即位后,深知农业乃国家之根本,遂将其视为重中之重,大力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在此期间,江南一带的农田得到开垦,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粮食产量逐年递增,百姓们安居乐业。

然而,就在这看似太平盛世的背后,一场宫廷阴谋却悄然酝酿着。在吴兴这个地方,有一名唤作严道育的女子,此人自诩拥有通灵之术,能够与神灵沟通。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劭的姐姐东阳公主听闻了严道育的名声,对其神通深信不疑,于是便将她引荐给自己的弟弟刘劭。

刘劭初见严道育时,只见她举止端庄,言辞神秘,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畏之情。随着交往渐深,刘劭愈发觉得严道育所言非虚,对她更是言听计从。而此时的刘浚和刘劭兄弟二人,私下里时常犯下一些过错,但因惧怕被父亲刘义隆知晓,终日惶恐不安。于是乎,他们想到了求助于严道育,请她施展法术,祈求上天保佑这些秘密永不败露。

严道育欣然应允,此后每日每夜都在密室之中虔诚地念诵咒语。一段时间过后,她告知刘劭已然向上天祈愿成功,那些见不得光之事定然不会被泄露出去。刘劭闻此大喜过望,对严道育的敬仰之情愈发深厚,甚至尊称其为“天师”。

不仅如此,刘劭还指使严道育制作了一个刘义隆模样的巫蛊人偶。这个人偶面目狰狞,周身插满了铁钉与符咒。而后,刘劭命人趁着夜色将这人偶偷偷掩埋在了含章殿前方的地下。

说起这巫蛊事件,其实早在多年以前便已埋下伏笔。当时,东阳公主府上有一奴仆名唤陈天兴,公主的婢女王鹦鹉竟与其私通,且后来还认陈天兴做了干儿子。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王鹦鹉、陈天兴以及黄门郎庆国三人皆牵涉进了此次的巫蛊之事当中。刘劭为了掩人耳目,索性任命陈天兴为东宫的副队长,使其得以名正言顺地留在宫中。

待到东阳公主驾鹤西去以后,依着规矩,王鹦鹉理应外嫁他人。然而,刘劭却忧心忡忡,生怕那巫蛊之事会经由王鹦鹉之口走漏风声。于是乎,他竟然背着刘义隆,暗箱操作,将王鹦鹉许配给了刘浚府上的沈怀远。

这一切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但终究还是没能瞒过临贺公主的法眼。临贺公主瞅准时机,悄悄地将此等秘事告知了刘义隆。刘义隆闻听之后,龙颜大怒,立刻知晓了刘劭让陈天兴出任东宫队长一事。盛怒之下,他当即便派遣使者前去质问刘劭:“你为何如此匆忙地将一个区区奴才擢升为东宫队长?究竟所为何故?还有那王鹦鹉,你又将她嫁到了何方?”

面对父亲的诘问,刘劭心中虽慌,但表面上仍强作镇定。他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寻找着合适的说辞来应对。只见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连忙回答道:“父王息怒!儿臣之所以提拔陈天兴为东宫队长,实在是因为此人曾屡次向我恳求,言辞恳切,令儿臣实在于心不忍,难以回绝啊。再者,这陈天兴身材魁梧,体格健壮,想来定能为我效犬马之劳。至于那王鹦鹉嘛……”说到此处,刘劭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她本就是个不安分的女子,一心想要嫁人。儿臣也曾多方为其寻觅良婿,怎奈至今尚未有合适的人家。故而,她的婚事也就暂且搁置下来了。实际上,就在这个时候,王鹦鹉已然嫁为人妇。当收到回复后,刘义隆并未选择继续深究此事,然而,刘劭的内心却依旧充满着忧虑与恐惧。于是乎,他赶忙修书一封给刘浚,告知其详情,并商议如何应对,两人决定统一口径以防万一。不久之后,刘浚回函提出建议,让王道育向天神明祈愿祷告。倘若刘义隆执意要追查到底,那就施展法术将其铲除。

王鹦鹉自从下嫁给沈怀远之后,内心便终日惶恐不安,犹如惊弓之鸟一般。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她总会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过去与陈天兴的那段不堪往事。她深知此事一旦东窗事发,不仅自己会身败名裂,就连如今好不容易得来的安稳生活也将化为泡影。

在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后,王鹦鹉终于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这个隐患。经过反复思量和权衡利弊,她认为只有让陈天兴永远闭嘴,才能确保秘密不会泄露出去。于是,她强忍着心中的恐惧和愧疚,鼓足勇气去恳求刘劭帮忙。

刘劭对于王鹦鹉向来都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当他听到王鹦鹉的请求时,甚至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下来。随后,他立即派出自己的心腹手下,悄悄前往陈天兴所在之处执行灭口任务。

可怜的陈天兴对此毫不知情,依旧过着平静的日子。然而就在某一天夜里,正当他熟睡之际,一群黑影如鬼魅般潜入了他的住所。还没等陈天兴反应过来,冰冷的利刃已经无情地划过了他的咽喉,刹那间鲜血四溅,染红了整个床铺。就这样,陈天兴在睡梦中稀里糊涂地丢掉了性命,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中的无辜牺牲品。

而这血腥残忍的一幕恰好被路过此地的庆国尽收眼底。目睹陈天兴惨死的场景,庆国顿时吓得面无人色,浑身颤抖不止。他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极度危险之中,如果不能尽快想办法脱身,恐怕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在绝望和恐惧的驱使下,庆国咬碎牙关,跺了跺脚,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刘劭暗中埋藏巫蛊人偶诅咒刘义隆这件事向朝廷告发。

当刘义隆听闻这个惊人的消息之后,他的怒火瞬间如火山般喷涌而出,愤怒的火焰几乎要将整个宫殿都燃烧殆尽。他瞪大双眼,额头上青筋暴起,浑身颤抖着,口中怒吼道:“立刻给我派人去捉拿那该死的王鹦鹉!”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大殿内回荡。

接到命令的众人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行动起来。一时间,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宫廷往日的宁静。没过多久,众人便将王鹦鹉五花大绑地带回了宫。

刘义隆满脸怒气地站在殿前,亲自上前搜查王鹦鹉所携带之物。只见他一双大手快速翻动着包裹中的物品,突然间,他的动作停住了,脸色变得愈发阴沉。原来,他竟然从中翻找出了刘劭和刘浚之间往来的书信。

这些书信一封接着一封,每一封信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迹。刘义隆逐行阅读下去,越看越是心惊胆战,心中的怒火也随之越烧越旺。信中的内容无一不是围绕着巫蛊之事展开激烈的讨论,字里行间充斥着各种阴险狡诈的阴谋诡计。

更令人震惊的是,经过一番仔细搜索,他们居然在宫中一处偏僻角落成功地挖掘出了那些被深埋地下、专门用来诅咒刘义隆的巫蛊人偶。这些人偶面目狰狞,身上刻满了恶毒的符咒,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一场可怕的阴谋。

看到这一幕,原本就已经怒不可遏的刘义隆更是气得差点晕厥过去。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为信任的两个儿子竟然会做出如此忤逆不孝之事。然而,此时的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紧接着又一次下达命令,派出更多的人手全力追捕那个罪魁祸首——严道育。

只可惜,狡猾至极的严道育似乎早就料到事情可能败露,早早地做好了应对之策。她巧妙地乔装打扮成一名尼姑,趁着宫廷内乱的时机,慌慌张张地逃出了宫门。由于她伪装得天衣无缝,再加上当时局势一片混乱,追捕的士兵们最终还是让她逃脱了,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面对刘义隆严厉的质问,刘劭和刘浚两人吓得面无人色,身体不停地哆嗦着。他们深知自己犯下的罪行天理难容,如今已是罪责难逃。此时此刻,除了低头认罪之外,别无他法。于是,两人双双跪倒在地,一边痛哭流涕,一边苦苦哀求刘义隆能够网开一面,饶恕他们的罪过。

元嘉三十年(公元 453 年)正月,新春伊始,但皇宫内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皇帝刘义隆整日忧心忡忡,因为他担心会有贼人作乱引发祸端。为了确保东宫的安全,他不断地增强那里的守卫力量,将兵力逐步增加至整整一万人。

然而,刘义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刘浚居然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又一次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那个一直被视为灾星祸根的严道育悄悄带回了东宫!这惊人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宫廷内外,最终传入了刘义隆的耳朵里。

一开始,听到这个传闻时,刘义隆心中充满了疑惑和难以置信。要知道,刘浚可是他一直寄予厚望的儿子啊,而那东宫里的女眷也曾深得他的信任。这样的两个人怎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事?所以,对于这个传闻,刘义隆始终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系统之末日大巴末日新王之人类觉醒韩娱:南柯一梦对强取豪夺者强取豪夺雄霸战王火影之宇智波多子多福万界观影?不!是圆梦大师!全球冰封,关我无限合成什么事云闪富的生命盲盒之旅原神:更新后手机连接了提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