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古代奇事录 > 第61章 沉冤昭雪

第61章 沉冤昭雪

光绪十八年,直隶天津府天津县的街巷弥漫着烟火气息,街边摊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在这热闹之中,有个名叫刘明的年轻农民,每日在码头上挥洒着汗水,靠着苦力撑起家中生计。他的妻子王氏,生得花容月貌,是当地出了名的美人,引得不少登徒浪子侧目。

刘明和王氏育有一子,唤作刘黑儿,年仅五岁的他,机灵聪慧,一双大眼睛透着灵动劲儿。刘明虽年纪轻轻,不过二十五六岁,却因长年繁重的体力劳动,落下一身病痛。每次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家,连抱起儿子的力气都没有,只能无奈地看着妻子操持家务。

这天,刘明腰部的老伤愈发严重,疼得他在床上直打滚。王氏心急如焚,赶忙前往街口药铺,请来针灸医生郑国锦。郑国锦出身医学世家,在这一带颇有名望,他的药铺里摆满了各类药材,散发着阵阵药香。

初次见到王氏,郑国锦便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心猿意马起来。在为刘明诊治的过程中,他不仅格外殷勤,还时常借机与王氏攀谈。每次前来,他都精心收拾一番,刻意展现自己的风流倜傥。不仅如此,他还不收王氏的医药费,甚至时不时买来胭脂水粉等小物件,悄悄塞给王氏,眼神中满是暧昧之意。

起初,王氏还能坚守本分,婉拒郑国锦的馈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见丈夫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生活愈发艰难,而郑国锦年轻有为,家境富裕,一颗心渐渐动摇。每当郑国锦含情脉脉地看向她,温柔地与她交谈,她心中的防线便一点点崩塌。终于,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两人在柴房里越过了道德的界限。

从那以后,王氏的心完全偏向了郑国锦。她看着病榻上虚弱的刘明,只觉得他是个累赘,碍眼至极。于是,一个恶毒的念头在她心中悄然滋生。

某个深夜,王氏哄着刘黑儿早早入睡,而后轻手轻脚地来到门口,将等候在外的郑国锦迎了进来。两人迫不及待地在柴房里温存片刻,随后,带着杀意,一前一后走向卧室。

王氏先进了卧室,俯身看了看熟睡的儿子,又瞥了一眼旁边同样沉睡的丈夫,而后向门外的郑国锦使了个眼色。郑国锦心领神会,迅速走进来。两人上了炕,合力将刘明死死按在炕上。

刘明从睡梦中惊醒,奋力挣扎,却因久病卧床,毫无力气,只能发出微弱的呼喊。郑国锦腾出双手,从药箱里掏出三根一尺来长的银针,毫不犹豫地对准刘明肚脐上方一寸的“水分穴”,狠狠扎了下去。

刘明被扎针后,痛苦难耐,拼尽全力挣脱,大声喊叫了几声,便瘫软在炕上,大口喘着粗气。郑国锦又迅速从他肚子上拔出银针,不一会儿,刘明便没了气息。

王氏见状,急忙将郑国锦偷偷送出家门,而后回到屋内,扑在刘明身上,放声大哭。哭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引来了左邻右舍。众人看着王氏悲痛欲绝的模样,又想到刘明久病在身,都以为他是因病离世,谁也没有怀疑其中有诈。

很快,刘明的死讯传到了他大哥刘长清耳中。刘长清是个憨厚老实的庄稼汉,得知弟弟去世,悲痛万分。他匆匆赶来,看着弟媳孤儿寡母的可怜模样,心中满是不忍。他帮忙料理完刘明的后事,将其收殓入棺,妥善安葬。

刘明死后,王氏和刘黑儿的生活愈发艰难。王氏年轻貌美,又正值青春年华,新寡后的她别有一番韵味,引得众多男人蠢蠢欲动,媒人也纷纷上门说亲。然而,王氏却千挑万选,最终选择了郑国锦,两人很快成亲,过上了双宿双栖的生活。

再婚后的王氏,仿佛变了一个人。她开始嫌弃自己的亲生儿子刘黑儿,对他不闻不问,甚至动辄打骂。刘黑儿小小的年纪,便常常躲在角落里默默流泪。刘长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想起与刘明的兄弟之情,他毅然收养了刘黑儿。

时光荏苒,一晃两年过去。刘黑儿在大伯的悉心照料下,渐渐长大,还被送进了学堂读书。他十分聪慧,短短时间便认得不少字,也渐渐明白了当年父亲去世的真相或许并不简单。

又是一年清明,刘长清带着刘黑儿去给刘明扫墓。回来的路上,刘黑儿心事重重,几次欲言又止。刘长清察觉到侄子的异样,关切地询问。在大伯的再三追问下,刘黑儿终于鼓起勇气,将两年前那个可怕夜晚看到的一切,断断续续地告诉了大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灵世启途穿越上古:AI改写山海经玄幻穿越我最强灵界风云逆世天尊放大招就是要大声嚷嚷招式名白华漫天,仙族永恒太始噬天诀万域启元德福新书废材也能逆天改命我在梦里成神以现代科技制霸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