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89章 洪武八年春正月

第89章 洪武八年春正月

新春朝贺,恩威并施

【洪武八年春正月辛酉朔,南京城的皇宫张灯结彩,奉天殿内一片庄严肃穆又热闹非凡的景象。朱元璋身着华丽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接受群臣的朝贺。】

群臣(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脸上带着威严与和蔼,微微抬手):“众卿平身。今日新春,朕与诸位共庆佳节,愿我大明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与此同时,坤宁宫内,皇后凤冠霞帔,端庄地接受着命妇们的朝拜,随后赐宴。】

【旁白:每年的新春朝贺,是明朝彰显国威、凝聚人心的重要仪式。奉天殿作为皇宫的核心建筑,见证着王朝的重大典礼,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而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命妇朝贺皇后,体现了宫廷内外的礼仪规范和等级秩序。 】

【宴会间,君臣其乐融融,共话新年愿景。】

大臣甲(恭敬地举起酒杯):“陛下圣明,我大明在陛下的治理下,日益昌盛,实乃万民之福。愿陛下万岁,大明千秋万代!”

朱元璋(微笑着点头,举起酒杯回应):“这一切离不开诸位爱卿的辅佐,愿我们君臣一心,继续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努力。”

民生政务,细微关怀

【壬戌日,朝堂上开始处理日常政务。】

吏部官员(上前奏报):“陛下,臣举荐中书左司郎中章善为礼部尚书,此人才能出众,熟悉礼仪典章,定能胜任此职。”

朱元璋(思索片刻,点头同意):“准奏。礼部掌管国家礼仪,责任重大,章善当不负朕望,将礼部事务打理妥当。”

【此时,又有官员上前,神色忧虑。】

官员(焦急地说):“陛下,湖州府民输官钱三百余万入京,行至扬子江时,舟覆钱没其半。百姓无奈,已代偿损失。后军士在水中寻得所没之钱,有司认为军士应受杖刑。”

朱元璋(微微皱眉,思索后说道):“士卒得钱物于水中,并非偷盗,不可施以刑罚,将他们释放吧。百姓输钱已属不易,而军士捞钱之举,亦非恶意。”

【旁白:湖州,地处江南水乡,经济富庶,是重要的赋税之地。扬子江即长江下游河段,是重要的交通水运通道。这一事件,既体现了朱元璋对百姓负担的考量,又展现了他对军士行为的客观判断,不失法度又充满人情。 】

官员(领命道):“遵旨,陛下仁慈,湖州百姓及军士定会感恩戴德。”

边疆来朝,地缘经略

【癸亥日,撒里畏兀儿安定王卜烟帖木儿的使者不颜不花等人来到朝堂。】

不颜不花(跪地,恭敬地献上金、银字牌):“陛下,我王撒里畏兀儿安定王卜烟帖木儿特遣臣等来朝,献上故元所授金、银字牌,以示归诚之意。”

朱元璋(面露欣慰之色):“撒里畏兀儿向来与我大明交好,如今主动归诚,实乃好事。赐不颜不花等文绮、衣服,以表朕之嘉奖。”

【旁白:撒里畏兀儿位于今甘肃、青海、新疆交界一带,地域广阔,多为沙漠、戈壁与草原。安定王的归附,对于明朝加强西北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

【然而,就在当晚,传来了雅州荣经、名山、芦山三县地震的消息。】

官员(匆忙进殿,跪地奏报):“陛下,雅州荣经、名山、芦山三县突发地震,百姓受灾,房屋倒塌,亟待救援。”

朱元璋(神色凝重,立刻下令):“即刻派遣官员前往灾区,查看灾情,开仓放粮,安置灾民,务必保障百姓的生命安全。”

【旁白:雅州,今四川雅安地区,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地势复杂,多山地、丘陵。地震频发,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朱元璋的迅速决策,体现了他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和应对灾害的果断。 】

用人之道,君臣探讨

【丙寅日,朱元璋与学士宋濂在便殿谈论用人之事。】

朱元璋(神情严肃,缓缓说道):“宋爱卿,朕以为人才不可一概而论,贤能之士或隐于老佛、卜筮、负贩之中,关键在于上位者能否发现并任用他们。若近代选官只重世族,那许多有志之士便难以施展抱负了。”

宋濂(点头称是):“诚如圣谕。昨日有一僧人名传,勤奋好学,拿他所写的文章向臣请教。臣观其文,很有可取之处,此人或许有可用之才。”

朱元璋(眼神一亮):“哦?既有此等人才,爱卿速取其文来,朕要亲自看看。”

【宋濂领命而去,不久便取来文章。朱元璋看完后,面露喜色。】

朱元璋(赞赏道):“此僧文章果然不错,朕亲自撰文谕之,鼓励他继续精进,为大明效力。”

【旁白:在古代,人才选拔关乎国家兴衰。朱元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打破了传统门第观念,为更多出身平凡的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而宋濂作为一代大儒,在人才举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君臣之间的这种交流,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人才选拔环境。 】

行政调整,优化治理

【戊辰日,关于四川行省的事务被提上朝堂。】

官员(奏报):“陛下,四川行省所属州县,因民稀事简,存在冗官现象,经统计,冗官达二十九人。”

朱元璋(果断下令):“汰除这些冗官,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行政之要,在于以最少的资源,为百姓谋最大的福祉。”

【与此同时,关于官员升迁的奏报也传来。】

吏部官员(奏报):“陛下,燕山卫都指挥使曹兴,治军有方,屡立战功,臣等建议升其为大都督府佥事。”

朱元璋(点头同意):“曹兴既有能力,又有功劳,擢升他为大都督府佥事,望他继续为大明的军事建设贡献力量。”

【旁白:四川行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包括山地、平原、盆地等多种地形。对其行政区划和官员设置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地方实际情况,加强管理。而官员的升迁,是对其能力和功绩的认可,激励更多官员为国家效力。 】

边疆建制,稳固藩篱

【庚午日,朱元璋对边疆地区的建制做出重要决策。】

朱元璋(目光坚定,下令道):“诏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怕木竹巴万户府、乌思藏笼答千户所,设官一十三人。改四川石柱安抚司为宣抚司,隶重庆府。”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大臣乙(说道):“陛下此举,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尤其是乌思藏等地,地势险要,民族众多,此举有利于稳定边疆,促进民族融合。”

【旁白:俄力思大致位于今西藏阿里地区,是连接内地与中亚、南亚的重要通道。怕木竹巴万户府在今西藏山南地区,在当时的西藏政治、经济、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石柱,地处四川东部,改安抚司为宣抚司,提升了其行政级别,有利于加强对当地少数民族的管理和统治。 】

祭祀封赏,彰显皇恩

【辛未日,朱元璋主持享太庙仪式,随后又遣官祭功臣于鸡笼山庙。】

朱元璋(神色庄重,在太庙中祭拜祖先):“列祖列宗在上,今我大明日益昌盛,皆赖祖宗庇佑。朕定当勤勉治国,不负祖宗期望。”

【祭祀完毕,回到朝堂,朱元璋宣布一系列决定。】

朱元璋(大声说道):“增祀故淮安侯华云龙、平章李思齐等百八人于鸡笼山庙,以表彰他们为大明立下的赫赫战功。升开封府为上府,开封税粮数已达三十八万有余,当得上此殊荣。改保定府蠡州为蠡县,罢所属高阳县并入之。”

【此时,又有奏报传来。】

官员(奏报):“陛下,太原都卫捕送故元四大王党与副枢马胜等一十四人及所掠妇女十余人至京。”

朱元璋(怒声说道):“斩马胜等逆党,将妇女送还各家。命吉安侯陆亨等缉捕太行山潜通四大王之人,绝不能让这些残余势力危害我大明安稳。”

【随后,朱元璋又擢升郑州知州梁敏为工部侍郎。】

朱元璋(看着梁敏,说道):“梁敏,你居官廉能,朕擢你为工部侍郎,望你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大明的建设尽心尽力。”

【旁白:太庙祭祀是明朝皇室对祖先的崇敬和追思,彰显了王朝的正统性和传承性。鸡笼山庙祭祀功臣,是对功臣的褒奖和纪念,激励后人忠君报国。开封府的升级,反映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重要性的提升。而对故元残余势力的打击,体现了朱元璋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决心。 】

关注民生,仁德治国

【癸酉日,朱元璋心系天下百姓,做出重要决策。】

朱元璋(对中书省臣严肃地说):“朕命你们令天下郡县访穷民,无告者月给以衣食,无依者给以屋舍。天下一家,民犹一体,朕不能让任何一个百姓流离失所。”

中书省臣(跪地领命):“陛下仁慈,臣等定当全力执行,让天下百姓感受陛下的恩泽。”

【接着,又有一事奏报。】

刑部官员(奏报):“陛下,淮安府山阳县有一民,其父得罪当杖刑,此民请求以身代父。”

朱元璋(感慨地说):“父子之亲,天性使然。但世间也有不亲、不逊之徒,面对亲人患难,坐视不顾。今此人以身代父,出于至情,朕为孝子屈法,释放其父,以劝励天下人弘扬孝道。”

【旁白:朱元璋关注民生,对穷民的救助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而对孝子的特殊处理,不仅展现了他的人性关怀,更是通过这种方式引导社会风气,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