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106章 洪武十年三月

第106章 洪武十年三月

角色: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雄才大略,对国家治理有着强烈的掌控欲,致力于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

胡惟庸:时任丞相,权力欲极强,表面忠诚,暗中结党营私,妄图独揽朝政。

户部尚书:负责国家财政事务,一心为国,深知税收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此次提出派宦官核实税额的建议。

刘伯温:开国功臣,足智多谋,对朝廷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因与胡惟庸的矛盾,逐渐远离朝堂核心,但仍心系国家。

宋濂:着名学者,帝师,为人正直,关心国家文化教育,也关注朝廷政治动态。

小宦官:被派去核实税额的宦官之一,起初对这份差事感到新鲜和自豪,但在过程中逐渐发现其中的复杂。

地方官员甲:负责某地区税收事务的官员,奉公守法,但对突然到来的宦官和核查行动感到担忧。

地方官员乙:与胡惟庸暗中勾结的地方官员,企图通过税收舞弊为自己和背后势力谋取私利,对核查行动极为抵触。

第一幕:早朝奏请

时间:洪武十年三月某清晨

地点:皇宫大殿

旁白:天刚破晓,皇宫大殿内灯火通明,文武百官整齐排列。朱元璋高坐龙椅,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

户部尚书(出列,恭敬地拱手):陛下,臣有本奏。如今各地税额统计,臣恐有疏漏不实之处。为确保国家赋税充足,臣恳请派遣宦官、国子生及委官各一人,前往各地核实税额。

朱元璋(微微皱眉,沉思片刻):此事宜慎重,卿为何想到派宦官前往?

户部尚书:陛下,宦官为陛下近臣,忠诚可鉴,且他们行事不受地方官场羁绊,能更直接地向陛下汇报实情。国子生饱读诗书,心怀天下,委官熟悉政务流程,三者配合,定能将税额核实之事办好。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看向众臣):众卿对此有何看法?

胡惟庸(出列,脸上堆满笑容):陛下,臣以为户部尚书所言极是。此举既能彰显陛下对税收的重视,又能让朝廷及时掌握真实税情,实乃良策。

刘伯温(心中暗自担忧,出列委婉说道):陛下,宦官涉政,虽有其便利之处,但还望陛下三思。宦官长期身处宫廷,对民间实情了解有限,恐在核查中有所偏差。

朱元璋(摆了摆手):刘卿所言虽有理,但朕信得过身边之人。此事就依户部尚书所奏,即刻安排下去。

旁白:随着朱元璋的一声令下,派遣宦官核实税额之事就此定下,一场围绕税收的朝堂博弈也悄然拉开帷幕。

人心人性评论:在这一幕中,户部尚书出于对国家财政负责的态度提出建议,展现了他的尽职。胡惟庸表面迎合,实则可能心怀鬼胎,他或许想利用这个机会安插自己的势力,进一步掌控税收环节,体现出他的权力欲和野心。刘伯温则基于对宦官涉政的担忧提出反对,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和对朝廷长治久安的关切,然而在皇权的决策下,他的声音显得有些微弱。

第二幕:丞相府密谋

时间:早朝结束后

地点:丞相府

旁白:胡惟庸回到丞相府,脸色阴沉,他深知此次税额核实可能会触及到自己暗中布置的利益网络。

胡惟庸(对亲信幕僚低声说道):此次派宦官核实税额,怕是会坏了我们的好事。你速速去联络那些与我们有来往的地方官员,让他们务必小心应对,不能露出丝毫破绽。

幕僚(点头哈腰):丞相放心,小的这就去办。只是那几个被派去的宦官,万一他们认真起来,可如何是好?

胡惟庸(冷笑一声):哼,这还不简单。找几个能言善辩之人,带着厚礼去结交那些宦官,许以他们好处,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是有不开窍的,就想办法给他们制造麻烦,让他们自顾不暇。

旁白:胡惟庸在丞相府中精心谋划着如何应对这次税额核实,企图将这场核查变成他巩固自身势力的工具。

人心人性评论:胡惟庸在丞相府的密谋,将他的自私和贪婪暴露无遗。为了维护自己的私利,他不惜破坏朝廷的正常核查工作,利用权谋和贿赂来操纵局势。他的行为反映出在权力的诱惑下,人性可以变得多么丑恶和扭曲,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全然不顾国家的利益和朝廷的稳定。

第三幕:启程之前

时间:数日后

地点:皇宫偏殿

旁白:被选派去核实税额的宦官、国子生和委官们齐聚在皇宫偏殿,等待着朱元璋的训示。

朱元璋(目光扫视众人,神色严肃):此次派你们前往各地核实税额,关乎国家根基,朕望你们务必公正行事,如实回禀。若有谁敢徇私舞弊,朕定不轻饶!

众人(齐声跪地):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小宦官(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小声对身旁的国子生说):能得到陛下如此信任,此次差事定要好好完成。

国子生(微微点头,神情坚定):不错,这是我们为国家效力的机会,绝不能辜负陛下和百姓的期望。

旁白:众人领命后,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各地的路途,而他们即将面临的,是错综复杂的地方局势和暗藏的危机。

人心人性评论:在这一幕中,小宦官和国子生表现出的是初出任务时的热血和忠诚,他们怀揣着为国家和皇帝效力的信念,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充满期待。朱元璋的训示则体现出他对税收核查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公正的要求,然而他或许并未完全预料到在地方上即将展开的权力博弈和人性考验。

第四幕:地方初遇

时间:抵达某地区后

地点:地方官府衙门

旁白:小宦官、国子生和委官一行来到了地方官府,地方官员甲早已在门口等候。

地方官员甲(恭敬地行礼):下官恭迎各位钦差大人,一路辛苦了。

小宦官(摆了摆手,故作威严):不必多礼,我们此次前来,是奉陛下旨意核实税额,还望贵府全力配合。

地方官员甲(面露难色):大人有所不知,本地税收情况复杂,加之近年来天灾不断,百姓生活困苦,税额征收本就艰难。此次核查,还望大人能体谅民情。

国子生(上前一步,温和地说):大人放心,我们定会公正核查,既不会让国家税收受损,也不会为难百姓。还请大人提供详细的税收账目。

旁白:就在这时,地方官员乙匆匆赶来。

地方官员乙(皮笑肉不笑):哎呀,各位钦差大人远道而来,真是有失远迎。下官已备好宴席,为各位大人接风洗尘。

小宦官(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这……我们公务在身,恐怕……

地方官员乙(连忙说道):大人放心,不过是一顿便饭,耽误不了多少时间。而且,在饭桌上,下官也能更好地向各位大人介绍本地情况。

旁白:小宦官等人陷入了两难,不知是该先赴宴还是先查账,而地方官员乙的热情背后,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目的。

人心人性评论:地方官员甲的坦诚,展现出他对百姓的关怀和对本职工作的无奈,他希望核查能够公正且体谅民情,体现出他的正直和善良。而地方官员乙的热情则充满了虚伪和算计,他试图用宴席来拖延时间或者影响核查人员的判断,反映出他心中有鬼,为了维护自己的非法利益不择手段。小宦官等人的犹豫,体现出他们在面对诱惑时的挣扎,也展现出人性在复杂局势下的脆弱,即使初衷是公正行事,也难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第五幕:发现端倪

时间:宴席结束后

地点:地方官府账房

旁白:小宦官等人在宴席后,来到账房开始查阅税收账目。国子生在仔细核对账目时,发现了一些可疑之处。

国子生(皱着眉头,指着账目):你们看,这几笔税额的记录似乎有问题。同一时期,相邻地区的税额相差悬殊,而且这里的记录也十分模糊。

委官(凑过去看了看,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如此,看来这里面恐怕有猫腻。

小宦官(紧张起来):这可如何是好?要是真有问题,我们得赶紧查清楚,不然没法向陛下交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三国军神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