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123章 洪武十二年二月

第123章 洪武十二年二月

人物介绍:

李文忠:曹国公,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外甥,英勇善战,为人忠直,深受朱元璋信任。此时被任命督理河、岷、临、巩等地区军事事务,肩负巩固边疆、保境安民的重任。

吴克勤:吴缉(字克熙)的兄长,为人重情重义,对弟弟关爱有加。听闻弟弟客死景陵,悲痛万分,决心查明弟弟死因。

刘县令:某县地方官员,一心为民,在接到朝廷救济贫民诏令后,积极组织实施,却也面临诸多难题。

李师爷:刘县令的师爷,足智多谋,为刘县令出谋划策,协助处理政务。

张老汉:当地贫民,家中贫困,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是朝廷救济的对象之一。

第一幕:将军受命

时间:洪武十二年二月初,清晨

地点:京城,皇宫大殿

场景:皇宫大殿内,庄严肃穆。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臣。李文忠身着官服,神情恭敬地站在殿中。

朱元璋(声音洪亮):“文忠,朕命你督理河、岷、临、巩等地区军事事务,你可愿意担当此重任?”

李文忠(单膝跪地,大声说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朱元璋(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河、岷、临、巩等地关乎我大明边疆安危,你此去要整肃军备,加强防御,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李文忠(坚定地回答):“陛下放心,臣到任后,定会亲自巡查各地防线,操练士兵,提升军队战斗力。同时,也会加强与当地官员的沟通协作,确保地方稳定。”

朱元璋(叮嘱道):“边境之地,情况复杂,你要谨慎行事。若有紧急军情,务必及时向朕奏报。”

李文忠(领命):“臣遵旨!”

第二幕:噩耗传来

时间:洪武十二年二月中旬,午后

地点:吴府,大厅

场景:吴府内气氛凝重,吴克勤满脸悲戚地坐在大厅中,手中拿着一封书信,信上写着弟弟吴缉客死景陵的噩耗。他的好友赵平在一旁安慰着他。

吴克勤(声音颤抖,悲痛欲绝):“克熙他……他怎么就突然走了呢?他才二十八岁啊!”

赵平(叹了口气,拍了拍吴克勤的肩膀):“克勤,节哀顺变吧。人已经走了,我们得想办法把他的后事处理好。”

吴克勤(抬起头,眼中充满愤怒和疑惑):“不行,我一定要弄清楚克熙到底是怎么死的。他出门时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客死他乡?”

赵平(劝说道):“你先别着急,或许可以先派人去景陵打听一下情况。”

吴克勤(咬牙切齿):“我这就安排人去,我一定要为克熙讨个说法!”

第三幕:县衙议事

时间:洪武十二年二月下旬,上午

地点:某县县衙,书房

场景:刘县令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手中拿着朝廷救济贫民的诏令。李师爷站在一旁,若有所思。

刘县令(忧心忡忡):“朝廷下令救济贫民,这是好事。可如今县库空虚,粮食储备不足,这救济之事该如何实施啊?”

李师爷(捻着胡须,思索片刻):“大人,依我看,我们可以先统计一下全县饥寒贫民的数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救济方案。至于粮食问题,不妨向富户们募捐一些。”

刘县令(点了点头):“嗯,你说的有道理。只是这富户们愿不愿意捐粮,还得费一番口舌。”

李师爷(微微一笑):“大人放心,我有办法。我们可以召集富户们开个会,向他们说明朝廷的诏令和当前的形势,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相信他们会有所表示的。”

刘县令(无奈地叹了口气):“也只能如此了。希望这次救济能顺利进行,让百姓们度过难关。”

第四幕:乡间走访

时间:洪武十二年二月底,午后

地点:某县乡村,张老汉家

场景:刘县令和李师爷在几个衙役的陪同下,来到了张老汉家。张老汉家徒四壁,他和老伴正坐在破旧的屋子里,一脸愁容。

刘县令(关切地问道):“老人家,近来生活可好?”

张老汉(苦笑着摇了摇头):“大人,您看看我们这日子,哪有什么好啊。这天气寒冷,又没有足够的粮食,我们老两口都快撑不下去了。”

刘县令(安慰道):“老人家,您别担心。朝廷已经下达了救济诏令,我们会尽快想办法帮助你们的。”

张老汉(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真的吗?大人,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就盼着能有个盼头啊。”

李师爷(走上前,问道):“老人家,您知道这村里像您这样饥寒交迫的人家还有多少吗?”

张老汉(想了想,说道):“多着呢,这一片儿的人家大多都过得不好。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找活儿干了,可也挣不了几个钱,剩下我们这些老弱病残,实在是艰难啊。”

刘县令(听后,心中更加坚定了要做好救济工作的决心):“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快把救济物资送到大家手中的。”

第五幕:军营点兵

时间:洪武十二年二月,某日清晨

地点:河、岷、临、巩地区军营

场景:李文忠来到军营后,立刻着手整顿军务。这天清晨,他身着铠甲,站在点兵台上,士兵们整齐地排列在台下,军容严整。

李文忠(大声喊道):“将士们!从今日起,我们要加强训练,提升战斗力。我们肩负着保卫边疆、守护百姓的重任,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士兵们(齐声高呼):“听从将军号令!”

李文忠(目光扫视着士兵们):“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武器操练和战术演练。我希望每一位将士都能全力以赴,成为我大明的精锐之师!”

士兵甲(充满斗志地说道):“将军,我们一定刻苦训练,不辜负您的期望!”

李文忠(满意地点了点头):“好!现在开始训练!”随着李文忠的一声令下,士兵们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训练。

第六幕:景陵调查

时间:洪武十二年二月末,傍晚

地点:景陵,某客栈

场景:吴克勤派去景陵调查的人回到了客栈,向他汇报调查结果。

调查人(恭敬地说道):“公子,我们打听到,吴公子是在一家客栈突然发病去世的。据客栈老板说,吴公子当时看起来身体就不太好,一直在咳嗽。”

吴克勤(皱着眉头):“就这么简单?他出门前身体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发病?有没有其他线索?”

调查人(犹豫了一下,说道):“还有一件事,我们在吴公子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未写完的信,信中似乎提到了一些生意上的纠纷。”

吴克勤(接过信,仔细查看):“生意纠纷?难道是因为这个才……不行,我要去会会那些和他有生意往来的人。”

调查人(提醒道):“公子,此事还需谨慎。毕竟这里人生地不熟的。”

吴克勤(坚定地说道):“我不管,我一定要弄清楚克熙的死因。哪怕有再多困难,我也不会退缩!”

第七幕:富户募捐

时间:洪武十二年二月底,上午

地点:某县县衙,议事厅

场景:刘县令和李师爷召集了当地的富户们在县衙议事厅开会,商讨募捐事宜。

刘县令(站起身,向富户们拱手行礼):“各位乡绅,今日把大家请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与大家商议。朝廷下达了救济贫民的诏令,我们县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希望各位能伸出援手,捐出一些粮食和财物,帮助那些饥寒交迫的百姓。”

富户甲(面露难色):“大人,不是我们不愿意帮忙。只是这几年生意也不好做,我们自己也有难处啊。”

李师爷(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员外,您说的难处我们理解。但如今百姓受苦,我们作为一方乡绅,也应该尽一份责任。而且,朝廷对积极参与救济的乡绅也会有相应的表彰。”

富户乙(犹豫了一下,问道):“李师爷,这表彰具体是指什么呢?”

李师爷(解释道):“朝廷会在当地立碑表彰,让您的善举流传后世。这不仅是一份荣誉,也是为子孙后代积福啊。”

富户们听后,纷纷交头接耳,开始商量起来。过了一会儿,富户甲站了起来。

富户甲(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捐出一百石粮食,略尽绵薄之力。”

其他富户见状,也纷纷表示愿意捐款捐粮。刘县令和李师爷见此情景,心中十分欣慰。

第八幕:深夜谋划

时间:洪武十二年二月底,深夜

地点:吴克勤在景陵的临时住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三国军神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