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这样?”
二郎神,大多数人听到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杨戬,但是实际上,二郎神并不是一个准确的称呼。
二郎,是二子的意思,指的是在家排行老二。
最早的二郎神指的其实是蜀郡太守李冰的二子,正是他帮助父亲李冰治理都江堰的水患,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父子,便将他们尊称为川主大帝。
他们的信仰起自秦朝,是最早有记载的二郎神。
后来到了隋朝,眉山太守赵昱入江斩蛟,骑白马白日飞升,民众们也将他称为灌口二郎,后来宋朝的宋真宗时期,张咏入蜀平乱,据说得到了这位二郎神的帮助,回去后便启奏宋真宗,将他追封为“清源妙道真君”,亦称川主。
《清源真君六月二十四日生辰疏》就是古代歌颂赵二郎功绩的奏疏。
这些都是记载在《万历续道藏》《搜神记》《嘉定府志》和《八闽通志》里的,是官方认可并正式册封的二郎神。
第三位就是耳熟能详的杨戬了。
杨戬的传说源自唐朝,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小说,算是民间传播广泛最后反而取代了官方册封的典范。
属于是神话版的“城市包围农村”了。
什么劈山救母,二郎担山都是他的传说。
其中有一点最好玩的就是,最初的杨戬劈桃山救母里面,杨戬的母亲瑶姬违背天条私自下凡和杨天佑结合,是被孙悟空给压在桃山下的。
没错,就是大闹天宫时被“小圣施威降大圣”的那位孙悟空。
所以民间传说的时间线是很混乱的,不能深究的。
而之前熊猫妈妈听到的便是南宋周文璞做的《瞿塘神君歌》,更近似于歌颂这位二郎神。
按照这样的猜测,王震球之前看到的意象就合理了。
三尖两刃刀,哮天犬,扑天雕,金弓银弹正是杨戬杨二郎。
白马道袍的是赵昱赵二郎。
洪水滔天的应该是李二郎。
听起来很合理,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信仰是会相互吞并的。
特别是这种同一个称号三位神的情况,李二郎的庙里,不可能出现赵二郎的信仰,杨二郎的庙里也不可能出现另外的信仰。
出现了也会被同化,毕竟都算是同源的。
外界流散的二郎神信仰多数是属于杨戬的,毕竟最出名。
像是嘉州的二郎庙就比较奇特,它不是供的一位二郎神,它是供了三位,主打一个我全都要。
可即便如此,在王震球这种信仰专业人士的眼中也是只有杨二郎的信仰,其他二者全被吞并了。
眼下这种三者信仰并存的情况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王震球咬着手指,不断的盘算着可能出现的因素。
最后百思不得其解的他摇了摇头,退出了思考。
“我想不通,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人为干预了杨戬的信仰吞并另外两位二郎神的。”
“也就是说,这里是有人的。”
王震球盖棺定论,毕竟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解释。
至于是怎么干预的,他不知道,同样很好奇。
神格面具最大的缺点就是信仰会不断侵蚀使用者的身体,特别是使用二阶神格的时候,侵蚀不是一般的强,至于三阶的化神,他没有用过,也不敢去用。
“不知道这方法能不能补全神格面具的弊端呢?”
王震球再次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