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抱着李岚峰下车,李鸿武则牵着李麟霄,领着三人径直去了一家酒楼,店小二认识李鸿武,把他引到后院,让另一个伙计给他算斤两,然后自己去找掌柜的。
五十二斤的野猪肉,每斤算给李鸿武四十文,拿了二两一钱。
刘恒辰发现用来称重的秤,应该不是自己用惯的一斤等于十两,而是好像十二两为一斤。他暗自记下这一点。
刘恒辰不知道这边物价是怎样,拿牛车的价格做了对比,2文一趟,估计是一块两块钱。
那这猪肉也卖了千把块。他暗自咂舌,这上一趟山都能赚个一千多。这也太好活下去了
他完全不知道,山里猎这种体型的野猪有多难,野猪机灵难猎,亏得是李鸿武有功夫,箭术也出彩。
上那么多次山总共就碰到三回,一回给跑了,一回不够大。
只有这回是正儿八经的赚钱。
不过更让刘恒辰吃惊的还在后头,野猪皮子卖了给了镇上的员外郎,得了整整8两。
刘恒辰被钱砸晕了头。看向李鸿武的眼光也不禁热切起来,仿佛在看一棵摇钱树
感受到身后人的“崇拜”目光,李鸿武勾起嘴角,大手一挥,丢给刘恒辰5两碎银。
“若有什么需要购置的尽管买,小爷有钱”
*我草傍上大款了啊啊啊啊
刘恒辰也不客气,跟着李鸿武一路挑挑选选,先是去坨商那里买了几斤粗盐和两斤细盐,看到有冰糖也称了一把,又买了一罐白砂糖。
拐到衣裳铺子里给自己买了两套成衣和两双白棉鞋,也没撇下李鸿武和两个小娃娃。一人买了一套成衣,一双鞋。
刘恒辰只会缝缝补补,做衣服这种事情实在太难为他了,不过家里没有针线,也顺手购置了一些。
想起家里家里硌人的麻布手巾,他又买了几条棉布的塞进李鸿武的背篓。
白棉鞋也赶紧换掉脚上的oversize款,总算是可以好好走路了。
路过一些摆摊的小贩也没有放过,竹制的漏勺买了俩,还有一些比较便宜的劣质瓷盘和调料罐子。
又购置了十斤大米和两斤粟米,细面买了四斤,又在隔壁油坊买了一斤香油和一罐猪油,许不是灾年,这些米面粮油的价格都不算贵。
米不是上好的精米,六文一斤,粟米四文一斤。面总共花了四十文,香油六十,猪油一罐八十文。他把米放自己背篓,剩下的丢给了李鸿武。
看到也有卖小鸡仔的,他本想等回去让李鸿武跟他一起搭个鸡棚再说,但是李岚峰嚷嚷着想要。
他便买了六只,小鸡仔还不算贵,一只二十五文,这小贩还信誓旦旦的说都是小母鸡,个顶个的能下蛋。
刘恒辰也不会看公母,打算先买回去再说。竹篮拿着麻布盖上,让李麟霄提着。
又去铁匠铺子买了把镰刀割鸡草,铁器还是有些贵的,李鸿武也是头一次来又不会砍价,刘恒辰也不能开口讲话,只能原价一钱买走了。
铁匠铺子就是张铁匠开的,平日里就在铺子住着,隔几日才把铺子丢给带的学徒,回村待一天,倒是没在这里瞧见张大哥。
还有小摊贩卖种子的。
刘恒辰知道院子后面有空地,稍微刨一刨杂草,再拿那个旱厕的农家肥来灌也挺省事。
便买了白菜萝卜和油菜的种子。回头又跑去铁匠铺花了五钱买了锄头和铁锹。
李鸿武就像是现代陪着自己对象逛街的男人一样,刘恒辰在前边挑着,他在后边接东西。
背篓已经塞了一大半,腰上挂着一把镰刀,一手拿着铁锹和锄头,另一只手牵着李麟霄。
刘恒辰目的性很强,他在家这两天看到家里缺东少西的,正好趁着今天出门稍微补全一些。
路过脂粉铺,他让李鸿武和俩崽先在外边候着,免得身上丁零当啷碰坏东西还得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