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 第155章 他眉头一簇,补全半个乱世!

第155章 他眉头一簇,补全半个乱世!

他们俩的目光齐齐望向那天幕之上,眼神之中流露出满满的敬仰之情。

大唐位面之上,

阳光倾洒而下,映照出一片辉煌壮丽的景象。

然而,此刻站在高处远望的李世民,目光却穿越了那繁华的表象,直直地凝视着远方那片苍茫的天幕。

他的眼神深邃而凝重,仿佛蕴含着千言万语。

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杜甫啊,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身影并未完整地留存于这半个乱世之中。

那场惊心动魄的安史之乱,宛如一场噩梦,给我们的民众带来的不仅仅是无尽的苦难和泪水,更是一段刻骨铭心、充满血与泪的历史篇章。”

说到此处,李世民不禁微微叹息一声,继续道:

“他用如椽巨笔写下的那些诗歌,字字句句都犹如一把锋利的剑,无情地剥开了社会的疮痍,将百姓们所承受的痛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每一行诗都是对那个时代黑暗面的控诉,也是对苍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风轻轻吹过,掀起李世民衣袂飘飘。

他的思绪似乎也随着那风儿飘向了遥远的过去,回忆起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无数平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状。

在大宋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位面上,

苏轼静静地伫立着,他那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眸凝视着远方那片广袤无垠的天幕。

此时此刻,他的面庞上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沉思之色,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他纳入了思考之中。

"杜甫啊,他用手中笔,将那个动荡不安的乱世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而李白,则用他那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才情,继续谱写着大唐盛世的华丽篇章!"

苏轼轻声呢喃道,言语之间透露出对这两位唐代文学巨匠的由衷钦佩与敬仰。

"倘若要说李白乃是诗中之仙,以他的生花妙笔描绘出大唐江山的壮丽雄浑,那么杜甫的出现,无疑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恰到好处地镶嵌在了大唐盛世这幅宏伟画卷之上,将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填补得完美无瑕。"

苏轼微微仰头,目光穿越时空,似乎看到了当年李杜二人在文坛上大放异彩的情景。

风悄然吹过,拂动着苏轼的衣袂和发丝,但他却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自己对于诗歌历史的思索当中。

大明位面,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这广袤的土地之上,王阳明正独自一人置身于龙场这片宁静之地,苦苦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与世间的大道。

此刻,王阳明轻轻抚摸着自己下巴上那几缕修长的胡须,他的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能穿透时间和空间的重重迷雾。

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之中既有对过往圣贤的敬仰,又有对自身领悟的自信。

“李白啊李白,你的才华堪称绝世无双。

只需轻启朱唇,便能吟诵出半个盛唐的繁华与壮丽;而杜甫呢,他那紧锁的眉头,恰似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补齐了另外半个乱世的沧桑与悲凉。

然而,他们二人的命运却也如同那绚烂烟花一般,虽在夜空中绽放出耀眼光芒,但转瞬间便已坍塌消逝。”王阳明缓缓地摇了摇头,感慨万千。

想当年,杜甫也曾是富贵人家的子弟,过着无忧无虑、潇洒豪迈的生活。

那时的他意气风发,登上高山之巅,俯瞰群山峻岭,心中涌起一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

可谁曾料到,世事无常,命运多舛,随着战乱的爆发,他家道中落,被迫过上了颠沛流离、四处流浪的日子。

曾经那个豪情万丈的青年才俊,如今只能在孤独寂寥中独自登台,遥望着远方那破碎的山河,暗自叹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三国军神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