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君房来后,于清渊并没有急着开始斩尸,反而制作了大量可以辅助佩戴者观炁的眼镜。
教众里,大部分人都不会观炁,有了这个,才能完整的观看这场斩尸礼。
期间,洛世锦忙完后赶了回来。
不紧不慢的和马仙洪花了两天时间将东西做好,这天,于清渊在众目睽睽之下盘膝而坐。
随着他的炁升腾而起,教众们这才猛然发觉,原来自己的副教主竟然这么强。
炁凝而不散,固而不摇,需要身心修到足够境界才能达到这种状态。
在涂君房眼中,于清渊纯净的炁中,有一股细小,但却极为浓郁的黑气显化,而那,正是他的中尸:彭踬。
此刻,内景之中,于清渊的意识则盘坐在奇门的正中央,闭着眼,心无旁骛。
站在他面前的彭踬却逐渐开始焦躁不安起来。
“你摆脱不了我!三尸你是斩不尽的!”
于清渊无言,仿若充耳不闻。
“你能赢得了一时!可我却会相伴你一世!”
于清渊依旧坐而不动,心无杂念。
“没用的没用的!你斩不掉我的!我就是你!”
无论彭踬说什么,于清渊就是无动于衷。
任而风吹雨打,任而潮起潮落,我自岿然不动。
坐看风起,坐看风停。
不知过去多久,于清渊睁开了眼,望向彭踬的眼中满是平静。
忽而,彭踬的声音越来越小,身形也变得越来越虚幻,脾气也愈发暴躁起来。
可面对此时此刻的于清渊,他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
最后,只能在不甘的咆哮中化作尘烟消散。
人之念有杂,念起则心动,心动则欲生。
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
彭踬虽被斩,可只要于清渊还活着,就会有新的彭踬出现,三尸是永远伴随着修行者的。
只要修行者还活着,三尸就不会彻底消亡。
斩三尸,斩的不是‘尸’,而是自己。
妄念皆去,心才能得大自在,大解脱。
然,妄念无法永远根除,再纯净的内心,也会因为世俗经历而渐起波澜。
为何以水来形容心境?
就是因为无论怎样去修,心境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而发生动荡。
那动荡的根源可以是一块滚石,也可以是一缕清风。
所谓的斩三尸,并不是斩掉之后就不会再有。
而是通过斩三尸,让自己的内心回归到最纯净的状态。
浑浊湖水中的墨迹,看上去也并不是多么显眼。
白纸上的灰尘,却一眼就能看到。
这就是其中的差别。
斩了彭踬,于清渊的心境再次提升。
不出所料,随着他性修再次提升,元婴也跟着发生变化。
于清渊的意识感觉到一阵巨力拉扯,恍惚过后,再清醒时,已经与元婴融为一体。
“元婴……意识……灵宝……原来是这样。”
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后,于清渊念头一动,操控这元婴朝上丹田的泥丸宫升去。
沿着脊柱上升时,于清渊终于明白为何都说脊柱是修行者的通天柱。
这一行,初时顺畅,中时轻松,快到泥丸宫时感觉到一丝吃力。
不过对于清渊来说,这点压力并不困难,没费多大力气就冲了过去。
元婴入主泥丸宫,忽然就开始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