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选择这首词很有深意,她故意将“莞”说成“菀”,以此试探雍正的真实心意。
此时,皇后心中已然明了。
在雍正的心中,如今的甄嬛不过是纯元皇后的替身罢了。
瞬间,皇后的心中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暗喜,但她的脸上却浮现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皇后见状,又将苏蓁蓁提了出来,继续说着:“那苏氏,不知皇上有何打算?”
“臣妾以为,苏氏的父亲是从三品的光禄寺卿,也不好给她太低的位份。”
“不如,就给她一个正六品常在,皇上以为如何?”
雍正颔首,表示同意,“位份倒是可以。”
“甄远道的官位虽不及苏成高,但朕已然给了甄氏封号,也不能厚此薄彼。”
“至于苏氏的封号,朕觉得‘仪’字与她相得益彰。”
此刻,雍正全然没有察觉到皇后那如寒霜般僵硬的面容。
他的思绪,还沉浸在今日那个让他心动的女子。
其实,雍正用“仪”字给苏蓁蓁作封号并非不可。
只是,他完全疏忽了皇后的名字中,也有“宜”这个字,按常理来说,同音同字都是需要避讳的。
不过这足以证明,如今的雍正对皇后是何等的不上心。
次日清晨,传旨太监便奉旨,前往各家入选秀女的府邸。
此刻,苏家众人齐聚正厅,恭迎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光禄寺卿苏成长女苏蓁蓁,册封为正六品常在,赐号‘仪’,于九月十五日进宫,钦此。”
众人跪地叩谢,“谢皇上隆恩。”
随后,传旨太监向苏家众人介绍了,站在他身旁的嬷嬷:“苏大人,这位是宫中负责教导礼仪的桐秋姑姑。”
“姑姑安好”,苏蓁蓁当即上前行礼。
桐秋见苏蓁蓁的礼仪风度、容貌气质均十分出众,不禁喜笑颜开。
“苏大人教导有方,奴婢定当尽心尽力教导小主。”
苏蓁蓁满心欢喜地回应,“谢过桐秋姑姑夸奖。”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苏蓁蓁与身边的半烟、芷荷一同跟随桐秋姑姑学习宫里的规矩。
她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如盛开的花朵般娇艳动人。
苏母这几日也让人好吃好喝的供着桐秋,别看桐秋只是一个教导小主礼仪规矩的姑姑,但要是得罪了自然对苏蓁蓁没什么好处。
夏冬春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她给了教习姑姑好大的脸色,教习姑姑自然也不会用心去教她宫里的规矩。
另一边的甄府,刚刚传完旨意的太监带着其它圣旨去往别处。
甄嬛和安陵容,已然得知自己入宫后的位份,她被封为常在,且有封号,此时的她正心花怒放!
恰巧,芳若姑姑也打算为她们介绍接下来要入宫的人员。
“两位小主,此次入选的秀女共有八位,是分两批入宫的。”
“分别是富察贵人、博尔济吉特贵人、沈贵人、仪常在、方佳常在、夏常在、甄小主和安小主。”
“按照先满蒙后汉的规矩,甄小主、安小主以及济州协领家的沈贵人,都是同一日第二批入宫。”
甄嬛喜不自胜地对着芳若,笑道,“济州协领家,眉姐姐是贵人啊!”
芳若见状回话,“正是。”
甄嬛移步到芳若面前,朝她询问,“姑姑,敢问这位仪常在是?”
“甄小主,仪常在乃光禄寺卿苏大人家的长女,她也会和两位小主一同入宫。”
随着芳若的介绍,甄嬛回忆起了那日选秀时见到的女子。
她原以为凭着选秀之日留给皇上的良好印象,自己能成为唯一有封号的人。
可现在得知苏蓁蓁也有封号,心中不由泛起一丝不悦,但她很快就控制好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