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听后点头,随即又说道,“皇帝政务忙碌,三宫六院少见也就罢了,可是也要时不时的去瞧一瞧有子嗣的嫔妃。”
“这些日子你专宠甄官女子,搞得后宫怨声载道,这对皇帝你不好,对前朝更加不好。”
雍正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注意。
太后见状,语气缓和了一些,接着说道,“至于中间这个度,皇帝可以好好把握。”
雍正连忙应道,“皇额娘教训的是,儿子记住了。”
“皇帝记住就好。”
太后这时,忽然想起了苏蓁蓁的情况,便开口询问,“说起子嗣,哀家记着仪嫔也快要生了吧!”
雍正的面色带着笑意,回应着太后,“嗯,仪嫔已经有八个多月的身孕,到了十一月便能生产了。”
太后拨弄着手中的蜜蜡佛珠,说道,“皇帝可有让内务府准备好生产的一应物品嘛?”
“仪嫔腹中这胎也算是皇帝登基后的第一个孩子,多准备些也是应该的。”
“皇后已经嘱咐过内务府了,那边已经将东西备好,随时准备仪嫔生产之用。”雍正语气温和的说道。
“看皇帝的样子,许是仪嫔很得皇帝欢心。”
“皇额娘说笑了,仪嫔确实得儿子喜欢,如今又有了身孕,儿子更加怜惜她。”
说到这,雍正会心一笑,“两个月以后,朕又可以当阿玛,皇额娘又可以当玛嬷了。”
对于这个孩子,太后也是欢喜的。
一方面是得知苏蓁蓁腹中这胎是女孩,另一方面却是因为雍正的子嗣稀少,如今能多一个孩子她也高兴。
之后,雍正便看到了不远处的狐皮大氅,他便问起,太后便说起了今日华妃送礼的事。
这狐皮是年羹尧在青海平乱所得,年羹尧在外征战,太后警示皇帝不要忽略华妃。
雍正了然,太后提前赐了华妃一支步摇,想必夜晚烛光下更见华光,定要好好细赏一番。
被太后提点之后,雍正在入后宫时,便去华妃的翊坤宫。
每每华妃在给皇后请安时,都是一副恩宠在身的样子,气得皇后这些日子头疼的紧。
晚间时分,夜幕悄然笼罩大地,碎玉轩内的玉璟阁显得格外宁静。
甄嬛身着一袭素雅的衣裳,静静地坐在窗前,目光凝视着窗外那如水般洒下的银色月光。
就在这时,青黛轻轻推开房门,脚步轻盈地走了进来。
“小主,皇上去了华妃娘娘宫里,如今已经歇下了。”
青黛轻声禀报着这个消息,甄嬛听闻此言,心头不禁微微一沉,脸上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黯然神伤之色。
“六日前皇上来玉璟阁中用过午膳,之后便再未曾来过……”甄嬛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着些许失落和哀怨。
青黛见状,赶忙端起一旁早已准备好的精致茶盏。
快步走到甄嬛面前,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安慰道,“小主,您可千万别为此事太过伤心了。”
“现如今这宫中的娘娘小主们,许多人都许久未能得见圣颜。”
“小主您才情出众、风姿绰约,皇上定然是时刻铭记在心的。”
青黛深知甄嬛此刻心情不佳,绞尽脑汁地想要宽慰主子一番。
看到甄嬛依旧撑着下巴,神情恹恹的模样,青黛连忙又开口说道,“小主,奴婢这里倒是打听到一个消息,相信您听了定会高兴起来的。”
甄嬛抬起头,略显无神的眼眸望向青黛,有气无力地问着,“哦?说来听听。”
“小主,如贵人自从那次中秋晚宴过后,皇上倒是去探望过她几回。”
“不过呀,从那以后到现在,都已经过去足足有半个多月啦,皇上就再也没踏足过如贵人的宫门一步。”
青黛小心翼翼地压低了自己的声音,然后悄悄地把身子凑向甄嬛的耳朵边,轻声细语地讲述着这件事。
“不仅如此,小主,内务府那些个捧高踩低的家伙们,一见如贵人失了宠,立马就变脸。”
“最近这段时间,他们给延禧宫送过去的东西,全都是些最差劲的货色。”
甄嬛听到这里,原本有些慵懒的神情一下子变得专注起来,她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追问。
“你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
青黛连忙点头应道,“千真万确啊,小主。”
“这可是奴婢特意,找了延禧宫的小宫女仔细打听后才知道的准确消息呢!”
甄嬛听后不禁轻轻笑出了声,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不屑地说道,“哼,就算当上了贵人又能怎样?到头来还不是照样得不到皇上的宠爱。”
这时,青黛赶忙附和着,“就是就是,小主您说得太对。”
“别看这些日子,皇上没有亲自过来探望您,但是皇上对您的赏赐可是一天都没有落下过。”
“每天都会派人准时准点地将各种珍贵的物品送到咱们碎玉轩来呢!”
说到这儿,青黛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略带讥讽地评论道:“再说那个如贵人,就凭她那副小家子气的模样,根本就上不了什么大场面。”
“所以皇上记不住她,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话音刚落,青黛便乖巧地站回到了甄嬛的身旁,静静地等候着主子接下来的吩咐。
甄嬛听到青黛的话语,并没有出声呵斥她,反而是将手边的一份糕点递给了青黛。
青黛接过糕点后,行礼道,“奴婢谢小主赏”。
之前青黛在甄嬛这里受到的委屈,她记得清清楚楚,如今这样行事也是得了剪秋的受益。
剪秋给青黛的任务是让她争取当上甄嬛贴身服侍之人,与此同时也让青黛挑拨甄嬛和安陵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