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另一边的景仁宫内,剪秋将长街之上所发生之事详细禀报给了殿内的皇后以及淳常在。
“皇上是否已经知晓此事?”皇后轻声开口询问。
剪秋恭敬地回答道:“回禀娘娘,皇上此刻正在朝堂之上议事。”
皇后略微沉吟了一会儿,接着吩咐道:“待皇上下朝之后,派御前之人,将华贵妃掌掴玉贵人这件事转达给皇上。”
“同时,可以趁机大肆宣扬华贵妃“掌管”六宫的权势。”
“即使,没有娘娘吩咐,想必,皇上也会知晓此事。”剪秋笑着回答道。
这时,剪秋突然想起了甄嬛,于是便开口询问:“那么,关于玉贵人那边是否需要……”
皇后摇了摇头,表示无需理会,随后转头看向一旁的淳常在,轻声说道:“你可知晓,本宫为何不同情玉贵人吗?”
“嫔妾不知,还请皇后娘娘赐教。”淳常在恭敬地回答道。
“若是本宫对玉贵人心生怜悯之情,那么皇上或许也会对她产生同情之心,到那时,你所拥有的那仅剩的一点恩宠,,恐怕就要变得烟消云散了。”皇后语重心长地说道。
听到这话,淳常在不禁感到困惑不解,她疑惑地问道:“可是在此之前,玉贵人之所以能够得到皇上的宠爱,难道不是因为皇后娘娘您帮助她才得以实现的吗?”
皇后意味深长地看了淳常在一眼,接着说道:“在这后宫之中,恩宠就如同鲜花一般,转瞬即逝,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淳常在连连点头,表示明白了:“多谢皇后娘娘指点,嫔妾明白了。”
此时,剪秋插话道:“娘娘,如今华贵妃如此嚣张跋扈,我们是否应该想办法压制一下她的气焰?”
皇后微微一笑:“不必着急,华贵妃自会有人收拾,眼下最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
说罢,皇后转头看向窗外,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而淳常在也在一旁暗暗较劲,决心要将甄嬛比下去。
甄嬛跪足了时辰后,身体早已疲惫不堪,双腿也失去了知觉,她强忍着身体的不适,跌跌撞撞地回到了碎玉轩。
其实,甄嬛心里十分清楚,皇后从未真正将她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的人。
否则,在她遭受如此屈辱的时候——被掌掴并跪了这么久,皇后早就应该前来解救她。
皇后选择袖手旁观,实际上是有意放任华贵妃肆意羞辱自己,目的就是要让她与华贵妃成为敌对关系。
没过多久,雍正下朝归来。
当他了解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虽然对于华贵妃的所作所为略感不满,但考虑到华贵妃背后强大的家族势力,他也不便过于苛责。
然而,在内心深处,雍正还是对甄嬛生出了一丝怜悯之情,于是,当晚他翻了甄嬛的牌子。
甄嬛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她紧紧抓住这个时机,在雍正耳边倾诉着自己所受的冤屈和苦楚,她的泪水如决堤般涌出,声音哽咽,令人心生怜爱。
雍正听着甄嬛的诉说,心中的怜悯之情愈发浓烈起来。
不仅如此,甄嬛还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大度,请求雍正不要责怪华贵妃,表示一切都是自己不小心冲撞了华贵妃所致。
这种以德报怨的态度让雍正对她刮目相看,对她的怜爱更甚从前。
转眼间,紫禁城已经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这天,雍正前往景仁宫,期间谈论起准噶尔派使者入京提亲之事。
当得知准噶尔所求娶的对象乃是嫡亲公主时,曹琴默不禁紧张地捏紧了手中的帕子。
实际上,作为皇室的公主,远嫁他乡、和亲他国在皇室是很常见的。
然而,糟糕的是,此次朝瑰公主要嫁的竟然是年逾六十的英格可汗。
幸好,雍正表示温宜尚且年幼,并非合适的人选。
但他话中的含意却再明显不过——温宜日后为了大清,同样需要时刻做好奉献自我、为国和亲的准备。
接着,又听闻皇后提议以皇帝最小的妹妹替代皇帝的女儿去和亲,其缘由更是让曹琴默心慌意乱。
尤其是皇后特别强调,朝瑰公主的生母仅为先帝的一名贵人,这意味着身份低微的女子及其子女在宫廷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命运多舛。
想到此处,曹贵人愈发感到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