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紧闭双眼,深吸一口气后缓缓说道,“朕原本并不想对她赶尽杀绝,还想着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可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心狠手辣,不知悔改。”
“罢了,苏培盛,你立刻去告知皇后和敬妃,让她们连夜审问肃喜。”
“倘若所言属实,即刻将年氏打入冷宫赐死,无需再来回禀朕了。”说完,雍正站起身来,拉起苏蓁蓁的手一同走向永寿宫。
甄嬛,则在当晚匆忙搬至启祥宫居住,而雍正下旨以贵人之礼安葬淳常在。
当皇后得知淳常在已死的消息时,只是,说了一句,“无用之人不该活着。”
次日清晨,皇后召开早会,经过一番审讯调查,证实了肃喜所供认之事确凿无疑。
于是,皇后当机立断,做出了最终裁决,“年氏毕竟侍奉皇上多年,本宫也就网开一面,留她一具全尸吧!”皇后的话语中透露出一坚决与果断。
“剪秋,立刻通知苏公公,让他备好毒酒、匕首以及白绫等物什,然后交由她自行选择一样作为了结方式,也算是顾及她曾经侍奉过皇上的情分。”
剪秋恭敬地低头应道:“遵命,奴婢马上前去操办此事。”
就在赐座之际,襄嫔的动作明显比其他嫔妃迟缓了半拍。
皇后见状,随即开口问道,“襄嫔,你这是怎么了?”
襄嫔连忙答道,“回禀娘娘,臣妾近来精神疲惫不堪,即使服用了药物也未见好转,在娘娘面前失态了,请娘娘恕罪。”
“快入座,你既要悉心照料温宜公主,又恰逢临近新年事务繁忙,难免会感到疲倦劳累一些,保重身体,方为首要之事。”
苏蓁蓁看着襄嫔那苍白如纸的面容,心中已然明了——她恐怕时日无多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顺水推舟,将温宜公主赐予敬妃抚养,如此一来,敬妃必然会与自己站在同一阵线。
待请安结束之后,苏蓁蓁与敬妃并肩而行,她若有所思地说道,“看敬妃姐姐的神色,近几日似乎心情格外舒畅,想必定然是因年答应之事所致吧!”
敬妃微微一笑,毫不掩饰地回应道,“诚然,年答应遭受如此凄惨的下场,我如何能不开心呢?”
苏蓁蓁小心翼翼地凑近敬妃,压低声音道,“不知姐姐刚才在景仁宫时,可曾留意到襄嫔的模样。”
敬妃眯起眼睛,回忆片刻后回答道,“嗯,我确实注意到了,襄嫔面色苍白如纸,想来应是病了有些时日了。”
苏蓁蓁微微皱眉,若有所思地继续问道,“那么姐姐是否知道襄嫔封号的深意呢?”
见敬妃轻轻摇了摇头,苏蓁蓁轻声解释道:“襄者,助也,此字用作封号,其中寓意怕是不简单呐……”
敬妃何等聪慧,闻弦歌而知雅意,瞬间明白了其中关键所在。
她与苏蓁蓁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晚间,我会再来咸福宫拜访姐姐,希望届时姐姐能为妹妹留一盏烛火。”言罢,苏蓁蓁转身离去,返回永寿宫。
她现在心中惦记着冷宫的情况,急于查看那里的实时状况。
甄嬛在她的宫殿内精心梳妆打扮之后,准备前往冷宫,送别年答应最后一程。
紫禁城最远处的冷宫,显得格外冷清和凄凉,而年世兰则独自一人坐在一把破旧的椅子上,只有从窗户透进来的几缕微弱阳光洒落在她身上。
就在这时,冷宫的大门缓缓打开,年世兰抬起头,目光望向门口。
然而,走进来的竟然是甄嬛,她身着华丽的服饰,头上戴着璀璨的珠翠,与身处冷宫中的年世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年世兰眼中充满了愤恨,咬牙切齿地对甄嬛说道,“怎么?你是来看我笑话的吗?别妄想了!”
“你落到今天这般田地,可怪不得别人,完全是你咎由自取罢了。”甄嬛轻声笑道。
年世兰的怒火愈发旺盛,她怒声吼道,“你害得我如此之惨,就算我变成鬼,也绝不会放过你!”
面对年世兰的怒斥,甄嬛却表现得异常镇定,她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并没有人想要陷害你,一切都是你自己种下的恶果。”
甄嬛的话语如同锋利的剑,刺痛了年世兰的心,她瞪大双眼,满脸怒气,但却无法反驳甄嬛的话。
两人之间的对视充满了紧张和敌意,仿佛一场无声的战斗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