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北疆的风沙中多了一位战无不胜的女将军,南昭宁。岁月仿佛在她身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伤痕,曾经那个有着童年笑容、可爱纯真的女子,早已被战争的残酷打磨得冷冽无比。
世人皆知,南昭宁,现19岁,崔氏门下弟子,表面是文坛翘楚,实则武艺超群。崔公夫妇待她如亲女,自幼习文练武,君子六艺样样精通。十岁时,一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名动天下,广为流传。
十二岁时,南昭宁随崔家三兄入军中历练,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她在军营中与士兵们同甘共苦,逐渐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十三岁那年,匈奴犯边,战火纷飞。南昭宁毅然横空出世,抗击匈奴。她身着铠甲,手持利剑,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多次立功。她的勇猛和智谋不仅让匈奴闻风丧胆,也让朝廷对她刮目相看。
随着南昭宁的官职水涨船高,她开始建立自己的强军。这支军队名为“秀丽君”,寓意守护锦绣山河,也象征着南昭宁的美貌与智慧。在南昭宁的带领下,秀丽君成为了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的军队。
然而,南昭宁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份深沉的仇恨。她从未忘记自己霍氏一族的灭门之仇,那份仇恨如同一把火,在她的心中熊熊燃烧。她之所以建立强军,不仅是为了守护江山,更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手刃仇人,为霍氏一族报仇雪恨。
南昭宁治军严谨,每一个细节都要求近乎完美。她对士兵们的训练一丝不苟,战术布置精妙绝伦。在她的率领下,军队功勋卓着,北击匈奴时,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插敌人的心脏。草原上到处流传着她的传说,人们把她视为神话般的人物。
她身着红色的铠甲,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红色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一丝柔和。相反,更多人认为,那军队如火般的红色军装,是用无数鲜血染红的。她的军队名为“秀丽军”,寓意着守护锦绣山河。而这山河,于南昭宁而言,更是用霍氏一族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她要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江山。
南昭宁上战场时总是戴着一副面具,神秘莫测。有传言说她面貌丑陋,所以才会用面具遮掩。除了身边亲近之人,鲜有人见过她的真面目。然而,只有少数知情的人知道,她戴着面具并非因为这个原因。一方面,随着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她怕被认出身份,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她风华绝代、容颜出众,她深知自己的美貌可能会让敌人轻视,无法在战场上发挥出应有的震慑力。所以,那面具成了她在战场上的保护色,也让她在士兵眼中更加神秘高贵。
军帐内,气氛庄重而又不失喜悦。南昭宁站在沙盘前,身姿挺拔,眼神坚定。麾下十二位将领分列两侧,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她。
南昭宁微微扬起下巴,声音洪亮而有力:“诸位,边关战事已歇,此乃我等共筑之功,亦为天下苍生之幸。如今,文帝陛下下令令我班师回都城受赏,此乃殊荣,然边境长治久安亦不可忽视。”
崔风率先开口,面带笑意:“阿宁,此一战意义非凡,如今匈奴很长一段时间怕是无力饶边了。如今要回都城,也算苦尽甘来了,这赏,我们跟着你去领!”
南弦月附和道:“是啊,将军,打了这么久的仗,终于结束了。不过,只是这一走,边境之事还需安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