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宋苏门 > 第二章 难得糊涂

第二章 难得糊涂

“常爷爷,你们住后院,可别选后院里侧靠山那边的房子,那是我和白儿住的,母亲已经应下了。”

苏重奶声奶气地强调。

“是这样吗?”

苏轼看着王润之,暗自腹诽:这小子的思维咋就如平常小孩不一样呢?换作别的孩子,三岁分床睡,会哭着喊着表示抗议,他倒好,小小年纪就想拥有一个人的独立空间。

“是啊,官人,我们家黑儿人小鬼大,有的是想法,我可不敢拿他当寻常孩童对待!”

王闰之淡然一笑,小子现在就是家里的宝,倘若不应他,肯定会跟她闹腾,最终还是得妥协,不如早点应了痛快,至于自己那两个儿子,住哪里不是住,家里除了这个小子,也没人会扰了他们读书。

“爹爹,娘一点儿也不公平,分明是我们先说的,可到头来应了黑儿。”苏迨或许心底想要的并不是同一间房,可看着这小子肆意妄为,总喜欢和他们兄弟对着来,也不想太顺从于他,总得让他知道家里人爱惜他的情分。

遂告起状来,没有一丁点儿觉得不好意思。而且,兄弟之间偶尔争执一下,心里似乎也舒畅一些。一直以来,谨守上慈下孝之礼,母亲贤惠,他们这些做儿子的也乖巧,居家过日子显得很平和,可总缺少了一点什么,但自从小家伙能走能说之后,这样的状态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打破。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有些喜欢这种生活常态。

爹爹仕途波折,他们兄弟三人多多少少受了一些影响。

家中生活艰难,大嫂早亡,哥哥不得不一个人带着大侄子,去外地为官,想必也很辛苦。

自己年界十六,一直用心读书,虽没什么功名心,但内心依然希望有一个安稳的生活,能安心求学,寻求学识上的突破。在黄州的日子,他是很消极的,人生无常、随遇而安,这种认命的心态似乎已经扎根在少年的他心中。

但,苏重似乎时刻在刺激着他去争——为了达到自己心底的某种愿望。

“所以黑儿就安排你们去太学,他来捞钱还债?”

苏轼满眼带笑地看着他,在他的认知里,苏迨一直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安排,他从不妄言,很顺从。

似乎因为苏重,家里人似乎都在悄然中发生改变。

“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也不想想他那么小的一个孩子,怎么捞钱还债?”

“哈哈---他有那份心就好!不用管他,只说你们兄弟俩想不想进太学?”

“其实依我看,最好是爹爹创立一所学校-------不过,好像还是不行,一般的情况下,自家的孩子还是得他人教。”

“黑儿为什么这么说?”

“难道不是这样吗?爹爹比堂姐夫有才华多了,可是您还是让他们跟着堂姐夫学习。”

“也是哦!爹爹玩心太大,你们又是自家的孩子,爹爹便没有什么约束力,往往会按着性情来,不利于系统的教导---惭愧惭愧!又因爹爹的事情耽搁了你们,好在已经过去,希望今后爹爹在仕途上顺利一些。”

苏轼说着,心情急转直下,越来越低落。

“爹爹!”

苏迨苏过齐齐呼唤,想出言安慰。

苏轼扬了扬手,“你们不用说什么,爹爹明白你们没有责怪爹爹,只是作为一个父亲,想到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受了那么多波折,心里还是不痛快!”

“爹爹,苦难是最好的学校!再说,我们一点儿也不觉得苦,只是觉得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爹爹在任上还是得谨防小人。”

苏过一番少年老成的话,让多感的苏轼内心五味杂存。

他了解自己的性情,看不惯就是看不惯,想让他忍耐不发声,肯定做不到。

所以即便到了此时,他都想辞官离去。

苏重倚在苏轼的怀抱里,一双灵动的眼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扯了一下苏轼的胡子:“爹爹,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

王朝云反复念叨着儿子说的这几个字,一时间,她觉得当真是至理名言。

“先生,黑儿的这几个字最适合告诫您了——很多时候,许多事情都不会按照个人的意愿走,而且,官僚这个机构太庞大,人心百态,或许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们就理解了。”

“好,难得糊涂!爹爹记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家父是康熙穿越之铁血捕快沉默的战神大唐镇国公正德皇帝朱厚照水浒:我武大郎,反了!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起飞,从1973年开始三国之现代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