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记载上,苏轼确实进行了南稻北移的试种,只是源于苏重的关系,似乎在时间段上得以提前了几年。(1093年,北宋苏东坡被贬任定州知州。宋代定州城北的苏泉、西坂,东坂、南宋、大西丈一带,地势低洼,有黑龙泉、(至今泉流不断)、白龙泉,无名的小泉很多,四季长流不断,形成了浩瀚的水面,水田荒芜,水草丛生。苏东坡巡访来到这里,发现有二千多亩的水地,觉得荒的可惜。这里水草葱葱,鱼儿跳跃,泥土肥沃,若是开发利用,插上水稻,准会成为江南鱼米之乡。苏东坡是四川人,熟悉水稻种植。他与左右商量,找当地农民叙话,要试种水稻。当天就责成专人,乘马从南方运来稻种,指派专人传授技术,稻谷终于丰收了。)
看这情形,明年就可以进行全面推广了。
苏辙的步子迈得很大,脚下也自觉比平常加快了几分,苏重跟在苏辙的身后,一蹦一跳的,很是兴奋。苏辙还不忘了回头提醒:“黑儿,你小心一些,别踩坏了田坎上的庄稼。”
“老叔,我知道!”
在心情放松的状态下,苏重很喜欢这样称呼自家叔叔。对于这般随性的称呼,苏辙也不介意,似乎觉得更加合乎他此时的年纪——五十余的人了,也确实老了!他比哥哥苏轼的个头矮一些,是以看上去年轻了不少,但,鬓角的白发却又无情地暴露了他的年龄。
“知道你还这般蹦蹦跳跳的!”
“哦,可是老叔你没有发现吗?黑儿能很好地把握脚下的尺度,根本就不至于不小心踩到庄稼上。”
他这么特意一说,苏辙又回头看了看,微微一笑:“看来,黑儿学武还是有好处的,这身子骨看起来比你的那些哥哥们,灵活了许多!”
俩人边走边说着如这般毫无章法亦无什么特定意义的闲话,大约行了三里路的样子,就到了苏辙的庄子边沿。
这也是太皇太后吩咐下面的人给予配田庄时,就已经想到过的,两家的庄子紧挨着。
即便到了边沿,要去佃户家里,还得走上一段路程。苏重正值兴头上,不觉问起苏辙:“老叔,如果让姐姐她们弄一个什么有关服装的经营,您会不会介意?”
“这---女孩子抛头露面的还是不怎么好!”
苏辙蹙眉,似乎还稍加思量过了。他知道这侄儿的思想比较新潮,虽然他尽量收敛过了,但还是会在无意中显露出来。最初回到京城的日子里,对于哥哥家突然投身商业,与商家争利,还颇有微词。虽然,他也知道许多官宦人家在外面都有自己的产业,赚取钱财贴补家用,这一点上他也能理解。毕竟兄弟俩同时被贬的那几年,日子实在太过清苦,如今回想,都不知道自己一大家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可,即便这样,他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或是侄儿们投身商贾,自贬身价。
但他知道自己的哥哥时常有超越常人之举,也不是他这个做弟弟的劝解能起到什么成效的,想必他的身边人也一样,是以并没有想到此中之事与一个几岁的侄儿有关。但两家合在一处生活的久了,在闲聊之中亦会获得苏重在这里面起到的促进与关键作用的信息。
两家经过几年的相处,加之这些新鲜事物的出现,对大宋人的生活确实是有益的,便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思维观念上似乎也在悄然中发生着改变。但,对于苏迨对自己前途的设定,他始终不赞同。为此,他多次与哥哥谈起。而哥哥,似乎无所谓孩子做什么,只要是在认真的过自己的人生,所做之事多少对大宋有一些补益,就心满意足了!什么身份、地位,那都是虚妄--------
“有什么不好的!按照侄儿的想法,老叔就应该让姐姐们出来发展,多一项生活技能,到了嫁人之后,才不至于害怕被男方欺负。”
“黑儿,难为你能这般为姐姐们着想,但,女子抛头露面,不是我们这种官宦人家的子女该有的行径!”
“这-----姐姐们还不是经常去在大棚里帮忙。”
“可大棚里多半也是自家庄子上的妇女,与在外面街市上抛头露面不一样。”
“老叔,你这思想观念还得改进,不管哪方面的创新之举,都得有一个带头人走出第一步-----如果认真说起来,官宦人家的子女和那些不得不在在市面上讨生活的商贾女子有什么不一样?或许,人家的生活还更多姿多彩一些。”
一时之间,苏重也不知道怎么说服自家叔叔。苏辙原本就是一个对生活严谨而又相对固执的人,想让他突然改变观念,似乎有些为难。
此时,他们也到了第一户佃户人家,是以苏重突然兴起拉开的话题不可能再继续。苏辙做事很细致,每每进入一户人家,都会按照统一问话习惯,了解这些庄户人家的如今生活现状、有什么具体困难、预计一下早稻的产量等等。或是哪家里有病人,还会特别关切的问候几句:是否请医用药?若是没有,还会跟着询问是否有这方面的困难?
相对于苏轼庄子上最初的那二十几户,似乎还是差了一点,但也能自给自足,并略有剩余,因而像一般的请医用药还是有能力自己解决的。
而他们这般举动,让庄子上的人家非常感动,并由衷表示能成为苏家的佃户是他们的幸运!
在苏重的眼中,他们有着农人特有的朴素精神,也因此,有一种非常朴实的快乐。他觉得,在这方面,他可以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