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就切磋,谁怕谁?
苏重正想检验一下这段时间的习武成效,眼下有这么好的一个对手,算是正合心意:“既然是切磋,何须等到散学?陈教授,您看呢?”
陈师道眯缝着眼睛看了看这群学子,苏门学府的教学宗旨与如今的一般的蒙学不一样,这是苏轼苏辙在开办之前便给予的定位,他能够来到这里,便是尊崇他们所设定的教学宗旨——尽量调度学子学习的积极性,不以固定成法对待学子。苏轼觉得他选择中级班任教,是委屈了他,可他不这么想。在他看来,中级班尤为重要,在学员的基础教程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层次的学子心绪最是不稳定,很容易对枯燥的课堂学习感到厌倦-------
“无妨,此时正好到了课间休息的时间,老师限定你们在一刻钟内分出胜负。”
“嗬------”
学子们欢呼着从教室里转到教室外的操场上。
“比什么?”苏重显得很慎重。
“比拳脚。”杨志说着摆出一个姿势,深具武家风范。
“为什么是比拳脚?”
在苏重的认知里,杨家擅长的是枪,并不擅长拳脚,而他,完全学会了翻子拳的‘八闪十二翻’,虽然练习时间尚短,但对方的年岁和自己相当,与之比对拳脚功夫,总觉得有些相欺之感。
“切磋切磋,便是点到为止,刀枪无眼,倘若我不小心伤了你,或是你不小心伤了我,都不好。”杨志虽是一副小小少年模样,但说出来的话却是老成务实,苏重不觉感慨,难怪这家伙在原本的历史中虽然落魄,但与五虎上将一一较量之下,也未成明显落于下风。
苏重使出翻子拳与之较量,也正好套一套杨家武学的拳学是什么路数-------你来我往之间,俩人已经过了二十来招,苏重懂得一套翻子拳亦演练完毕,渐渐落于下风------
“好------”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围观的学子们大都是看热闹的,在他们的眼中,俩人你来我往,彼此拳脚交缠在一起,似乎不分上下,更能让他们跟着热血沸腾。
苏重收了拳脚,抱拳言道:“杨家不愧为武学名家,根基深厚,苏重自愧不如,但时常日久,等我把师尊的武学融会贯通,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从根基上而言,我确实有些相欺于你,从你我的较量而言,你确实下了一番苦工------佩服!佩服!”杨志身为杨家后人,也颇感自豪,他的志向很简单,就是要把杨家的武学在他手上发扬光大,较之前辈,更胜一筹。而苏重身为书香门第,却能转投武学,还能用心习武,那么他从此以后就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之心。
当初,老爷子让他来这边进学读书,他内心的抵触情绪很大,现在看来,老爷子确实为他找了一所最好的学校。
“你我今后即为同窗,希望能多多切磋,正如你所说,融会贯通,方能掌握武学的精髓。”杨志亦抱拳,脸上是一片郑重之色,使得旁边看热闹的同窗跟着一声哄笑,李清照一语点明机要:“你们俩这副派头,真当自己是武林中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