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的我,已然长成了一米七五的高个子,即将踏入高中的门槛。这个周末,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师父程婉清亲自驾车,带着我前往沈城,参加备受瞩目的文竹奖少年组比赛。一路上,师父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表演技巧,并反复叮咛我要放松心态,展现出最好的自己。
我深知,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与南省众多佼佼者同台竞技,已是莫大的荣幸。而文竹奖,更是我通往梦想殿堂——芳华班的金钥匙。半个月前,当我满怀激动地将即将参赛的消息告诉师姐梦瑶时,她给予了我最真挚的鼓励和祝福。师姐陈梦瑶回复我说:“子墨,好好加油,你一定可以的。我也要参加文竹奖青年组的比赛,就祝我们都能成功吧!”我兴奋地回应道:“好呀,我们相约现场见!”
今天,少年组与青年组的比赛同时进行,师姐作为青年一代的佼佼者,也出现在了赛场上。当我们抵达芳华大剧院,走进化妆间时,我终于见到了久违的梦瑶姐。她似乎对我的成长感到有些惊讶,但随即跳起来,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笑道:“徐子墨,长大了呀!”我则有些得意地说:“我都比你高了,还摸我头呢。”师姐佯装生气,拧着我的耳朵说:“咋了,长高了就不让师姐摸了?”我陪笑道:“那不敢,但是比我矮的话,就别怪我摸你头了。”说着,我便挼了一把师姐的头,然后迅速跑开。师姐在身后追我,笑道:“你小子给我等着!”
然而,我们的打闹很快就被梦瑶姐的同事林泽化妆师制止了。他让我们坐好,开始为我们精心打造妆造。完成后,我和师姐互相帮助换上了戏服。在我未曾察觉的瞬间,师姐陈梦瑶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我,那眼神中充满了对师妹的骄傲与期待。
在聚光灯璀璨的舞台上,我与梦瑶姐仿佛化身为两束耀眼的光芒,熠熠生辉。随着音乐的缓缓响起,我们各自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将情感与技巧完美融合,呈现出了一场场令人震撼的表演。
我,在少年组的舞台上,身着华丽的戏服,头戴精致的冠帽,仿佛穿越千年,化身为一位古代的少年英雄。舞台的灯光逐渐亮起,将我映衬得英姿飒爽,我深吸一口气,让心情平复下来,准备迎接这场艺术的盛宴。
随着悠扬的乐曲响起,我缓缓步入舞台中央,步伐稳健而有力。我的表演剧目是一段经典的戏曲片段,讲述了一位少年英雄在乱世中挺身而出,保家卫国的壮丽史诗。我运用戏曲特有的身段、唱腔和表情,将角色的情感与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唱腔部分,我声音洪亮而富有穿透力,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深情,仿佛能够穿透时空,直击观众的心灵。我的声音时而激昂高亢,表现出少年英雄的豪情壮志;时而低沉婉转,流露出对家国天下的深深忧虑。通过唱腔的变化,我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世界。
在身段表演方面,我更是下足了功夫。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到位,无论是翻跟头、耍花枪还是舞剑,都展现出了戏曲演员扎实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艺。我的动作流畅而有力,仿佛与音乐融为一体,将角色的英勇与智慧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表情管理上,我也做到了细腻入微。随着剧情的推进,我的表情时而凝重,时而坚毅,时而悲愤,时而欢喜。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我成功地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角色的情感与性格。
当表演达到高潮时,我更是全力以赴,将所有的情感与力量都凝聚在那一刻。我挥舞着手中的兵器,与想象中的敌人激烈交锋,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速度。最终,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圆满地完成了这次表演。
在舞台的一侧,梦瑶姐静静地坐着,目光紧紧锁定在舞台上的我。她的脸上交织着紧张与欣慰的复杂情绪,仿佛是一位既期待孩子成长又担心其跌倒的母亲。
随着音乐的响起,我开始在舞台上展现我的风采。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转身,都仿佛在向梦瑶姐汇报我这些日子以来的努力与成长。梦瑶姐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椅子的扶手,她的眼神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紧张。她担心我会出错,担心我无法完美地呈现这段表演,但更多的是对我能否超越自我、展现新高度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