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剧院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的观众屏息以待,一场跨越千年的爱情传奇即将在这里上演——《梁祝》全本。后台,我和梦瑶姐正紧张而兴奋地做着最后的准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而又神圣的氛围。
我身着一袭长衫,那是梁山伯的经典装扮,衣袂飘飘,仿佛能承载起千年的哀愁与不舍。梦瑶姐则是一身淡雅的衣裙,裙摆轻扬,宛如春日里最温柔的一抹风,她就是那位聪慧勇敢、追求真爱的祝英台。
“子墨,终于等来了今天,谢谢你。”梦瑶姐轻声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对舞台的敬畏,也是对即将展开的表演充满期待。
我道:“你我之间不必说这些,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徐子墨,我们共进退。”我们相视一笑,那份默契与信任无需多言,仿佛已经融入了彼此的灵魂深处。
舞台上,灯光聚焦于一点,梦瑶姐身着华丽的女儿装,声情并茂地唱出了那句“女儿去也”,声音中带着决绝与不舍,瞬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随着最后一句尾音悠长地消散在空气中,她缓缓转身,退出了观众的视线,步入了后台。
后台,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我和几位工作人员迅速围拢过来,手中的衣物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雅的弧线,我们动作敏捷而默契,帮助梦瑶姐迅速褪去繁复的女装,换上了简约的男装。与此同时,旁白的声音在舞台上传来,低沉而富有磁性:“褪去了女红妆,扮成了读书郎。”
我和梦瑶姐对视一眼,无需多言,彼此的眼神中已充满了对接下来表演的期待与紧张。我们匆匆整理好衣装,踏着轻快的步伐重新回到了舞台上,开始了《梁祝》中最经典的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的场景。我们的表演流畅而自然,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纯真而又充满梦想的时代。
然而,当剧情发展到楼台会时,英台那句“梁兄,你另娶淑女吧”,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我的心。我看着梦瑶姐眼中闪烁的泪光,自己的心也仿佛被撕裂开来。那一刻,我们真的成了梁山伯与祝英台,那份无奈与痛苦,让我们都哭成了泪人。
在发现扇子上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后,我更加坚定了要完成山伯之死的决心。我缓缓倒下,退出了舞台,耳边还能听到梦瑶姐在前台深情地演绎着英台铸坟的场景,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淌。
终于,当最后一幕落下,我们化作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飞向那遥远的天际。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那是对我们表演的肯定与赞赏。
当最后我们化蝶归来,站在前台谢幕时,一切仿佛都如梦似幻。舞台上的灯光渐渐暗下,我们退到后台休息,心中那份情感却久久不能平息。
后台,灯光略显昏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难以言喻的情感氛围。我和梦瑶姐各自坐在椅子上,距离不远,却仿佛隔了一个世界。我们的心都还沉浸在《梁祝》的剧情中,无法自拔。泪水,不自觉地滑落,滴落在地板上,发出细微却清晰的声音。
我低头,任由泪水模糊视线,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恐惧,仿佛真的要失去梦瑶姐这个“祝英台”一般。就在这时,梦瑶姐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她轻轻站起身,步伐中带着一丝不稳,显然是还没有完全从角色中抽离出来。
“别哭了,子墨,我们回化妆间换衣服吧。”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温柔,试图将我从悲伤的情绪中拉回现实。然而,我却像被什么力量定住了一般,动弹不得。
突然,我本能地猛地抬起头,一把抱住了梦瑶姐的腰,泪水更加汹涌地涌出。“不要离开我,好不好?”我哭诉着,声音里充满了无助与恳求。
梦瑶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一时间愣了神。但很快,她回过神来,温柔地抱住了我,轻轻拍打着我的背,摸着我的头,像是在安慰一个受伤的孩子。“不会离开的,我们要一直演下去。”她的声音坚定而温暖,仿佛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
说着,她轻轻地用手帮我拭去脸上的泪水。我抬头,望向她,发现她的脸上也挂着两行清泪。我伸出手,学着她的样子,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帮她拭去泪水。
那一刻,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舞台上,回到了那个属于我们的世界。虽然泪水还在流淌,但我们的心却紧紧相连,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