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师平和地笑道:“有点不敢?为什么不敢呢?”
我深吸一口气,坦诚地道出心中的顾虑:“有……就有,但是陆游这个角色太难了。他太有深度、太有厚度了,我觉得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和层次,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我怕我还太浅薄,无法驾驭。”
梦瑶也附和道:“我也很紧张、很忐忑。我演不出我心中那个唐婉的韵味,特别是那种独特的情感韵味。就您和章老师演出来的那种感觉,我完全理解不到,发力的点也找不到。”
夏老师轻轻点头,表示理解:“我明白,这不是动作和唱腔的问题,而是如何深入到角色的内心,把那份深层的内核体现出来,这确实很难。”她继续道:“就是内心是空的对吧?你们说的是这个意思。”我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夏老师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所以我希望通过这一次的机会,也让你们触摸到戏剧的精髓,感受到一个戏是怎么产生的,一个角色、一个人物是怎么在自己身上生根发芽的。《钗头凤》作为芳华的经典剧目,我希望你们年轻一代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我也愿意倾囊相授,帮助你们有一个更大的提升。”
夏老师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戏剧的热爱与执着,也饱含着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期望与信任。我们相视一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舞台上绽放光芒的那一刻。
章老师也来到了我们身边,为我们的排练增添了更多的指导与力量。在排练的日子里,我们除了每日必排的《陈三两》外,其余的时间都沉浸在了《钗头凤》的排练中,深受夏老师和章老师的悉心指导。
前期,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我和梦瑶观看了许多夏老师表演的《钗头凤》视频资料。夏老师生动地讲解了陆游与唐婉在沈园再次相遇时的心境变迁,让我们对角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当我试图去学习夏老师的某个动作时,却发现她每一遍的表演都是独一无二的,这让我感到既敬佩又慌张——我能演出徐子墨版的陆游吗?而梦瑶则担心自己会破坏唐婉的形象,只希望能越来越接近那个角色。
终于,我们学会了唱词,再次来到练习室前。瑶瑶拉了拉我的衣袖,紧张地说:“徐子墨,我有点紧张。”我笑道:“换个字,我慌张。”然后,我们鼓起勇气推开门,夏老师和章老师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打招呼道:“夏老师,章老师。”
夏老师微笑着说:“那我们来开始排一下《钗头凤》吧,唱会唱的部分。”梦瑶紧张地回答:“只能是,大概吧。”夏老师看向章老师:“章啊,放一下配乐,我先看看。”我紧张地拉住夏老师的手:“大概……”梦瑶也上前拉住她的手:“真的只是大概。”夏老师疑惑地问:“你俩真没演过啊?”我们哭笑不得地回答:“真没。”夏老师鼓励道:“那就试试吧,胆子大点。”
我举着杯子,移动着步伐,唱道:“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然而,夏老师却严肃地指点道:“停一下,子墨,陆游打老虎都能打死的,你这过于文弱了。你们现在演戏的最大问题就是顾得脚下就顾不到内心的东西。演员需要用眼神吸引台下的观众,你自己再琢磨琢磨。”
一旁的梦瑶在和夏老师对视时,内心充满了想逃离的想法。在章老师的指点下,梦瑶开始和夏老师对戏。然而,此时的她内心深知自己还不是能和夏老师的对手戏中自如表现的唐婉,只是在这硬演罢了。
看了一段梦瑶的表演后,夏老师指出:“梦瑶,不要去做状好吧,你们宁可不要手不要脚。从内心去真正感受,你们俩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已经很好了,但要把技术化到人物里去。主要就是缺人物,没人物就是最糟糕的。”
我们对此是有预料的,因为这场戏太难了,我们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全体现出来。在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去到休息室休息。我靠着瑶瑶,她轻声说:“夏老师看似没有很凶,但她说的‘没人物’是致命的,那演员什么也不是。”我的眼泪也哗哗地流下:“怎么办?我不想哭的,瑶瑶。但是夏老师讲的那些我有体会到,但我就是无法体现出来。”瑶瑶用手给我擦着泪水:“没事没事。”我焦急地说:“我真的有些着急,因为我对自己有期待有要求。我觉得自己手不是手,脚不是脚,哪都不对。”
我们互相安慰了一番后,开始了继续排练。虽然前路艰难,但我们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与尝试,才能逐渐接近那个心中的角色,成为真正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