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易中海虽然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并积极赔偿,但仍需为此付出代价。
这次能够从重罪改判到八年徒刑,已经是因为他认错和赔偿以及轧钢厂为他的求情。
不然按照规定,易中海不可能早于15年被释放。
新社会下犯罪就要受到惩罚,不论何人。”
警官强调。
听完这番话,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聋老太太满脸的困惑,八年的刑期让她的思绪飘远。
八年后易中海还能否健在?她救助易中海,本是希望他能在日后奉养自己。
然而眼前这一切似乎让这一切化为泡影。
一想到自己的那八千块钱打了水漂,她就感到一阵揪心。
于是问道:“就没有其他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方法了吗?”
警察摇头回答:“除非有重大立功表现,不然很难免于处罚。”
老太太如同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追问说:“什么算是重大立功表现?”
警察简短说明:“如抓获特务或者对国家作出重要贡献,具体认定要视情况而定。”
即便是重大立功表现,也只是刑期减半。
原本八年刑期,一次立功变成四年,再来一次则是两年,以此类推,减至半年为止。
超过这个期限则无法继续减刑。
如果服刑不到半年,则不用去西北服刑,在附近农场劳动即可。
之后便可回家了。
警察还暗示,对于像易中海这样的人,即使他技术再高超,也不会有任何国内工厂愿意录用他,毕竟他已是前科人员,国家也不可能给予工作机会。
话落,警察转身离去,留下满心沉思的聋老太太。
秦淮茹看到她无言凝望警察离去的样子,关切询问:“老太太,您怎么了?”
几次呼唤之下,老太太才如梦初醒:“没事,扶我回去吧!”
秦淮茹搀着老太太回到了房间。
陈国庆默默打量这对婆孙的身影,心中暗暗觉得:聋老太太似乎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虽然看出了这一点,但凭借自身能力,并无法窥探他人的心事。
只是从老太太刚才的情绪变化看出她内心的挣扎。
她是否为了拯救易中海选择吐露机密,目前尚不可知,陈国庆只是一边思考,一边玩味着这复杂的一幕。
阎埠贵在一旁冷眼观看秦淮茹与聋老太太回到房间后露出轻蔑神情,心里还在暗自盘算——刚刚秦淮茹对他说话的态度也让人不愉快。
但他更加在意的是,刚才民警提到的事态,八千块钱显然是巨额赔付,而这换来的却是短短数年的时间宽限,易中海的命运未尝明朗,八年时间太久了……
房间里,聋老太太叹了口气:“本来想着赔钱就能解决问题,谁知罪行必须承担法律后果。
赔钱归赔钱,受罚归受罚啊……”
秦淮茹无奈点头,安慰老夫人回屋静躺。
如果我们不付钱,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易中海被惩罚。
好在现在他还活着,只是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等到他回来。
这段时间里,聋老太太经过深思熟虑,权衡了利弊。
虽然她手中握有证据,但她知道自己如果贸然行动,可能会招致更大的危险。
那些人若是得知她出卖他们,她的生命也无法保障。
那些人的残暴她十分了解。
聋老太太只想找个可靠的人照顾自己。
现在秦淮茹已上钩,只要算计得当,以后便可以有傻柱和秦淮茹服侍自己,过上安稳的日子,但前提是不要卷入大院的是非中。
想到这,聋老太太决定了,并对秦淮茹说:“秦淮茹,明天陪我去看看易中海吧。”
听到这番话的秦淮茹非常犹豫,因为她担心若被人发现自己看望过易中海,便会认为她与坏分子关系密切,这会严重影响她在轧钢厂和大院里的处境。
秦淮茹回答道:“老太太,我已经连续请了好多天假,我还需要工作呢!我帮你找个别人吧!”
聋老太太用锐利的眼神凝视着秦淮茹,看到秦淮茹的不安后,又看到她眼里坚定的决心。
她知道秦淮茹有自己的顾虑,因为秦淮茹需要养家糊口,而且孩子也需要她。
聋老太太叹了口气,明白秦淮茹的顾虑,说道:“你这样做也是为了孩子们啊!”
聋老太太接着思考了一下说:“我知道了,我自己去看就行了,不用麻烦你!”
秦淮茹没有多说,已经决定不去看易中海。
而聋老太太摆手让她离开:“好吧,我不再麻烦你,你自己回去吧,我累了,要休息了。”
秦淮茹点头离开。
她心知肚明,聋老太太目前离不开她。
若不是自己的帮助,一大妈根本不会来给聋老太太送饭。
事实上,一大妈只是偶尔帮她买些必需品而已。
这些事情并没有人知情,聋老太太也不会对外提及或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