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贾张氏,虽然她家底殷实但舍不得花钱。
顶多也就是让秦淮茹多陪李怀德几次,以此换回些食物打发这老太。
但是,无论是阎埠贵还是贾张氏的话,都没能打动聋老太太。
聋老太太严肃地说:“我的住处可是后院主屋,我要一周两次肉食保障,否则什么‘两年一次’‘三年一次’,不如我自家吃饭更自在。
我年纪大了,日子已经不多,绝不想因为这三两次的口福就这么离开人间。
你们没有诚意,这次免谈!”
听到这话,阎埠贵实在难以答应。
而贾张氏更加不愿意:她看到这样的形势,便说:“妈,家里我们一个月都无法做到两次肉,要不您考虑下我们的困难?要是买肉的钱还能另置房产!”
阎埠贵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一月四次以上肉食消费确实太高。
每周一次,算下来一年得一百多块钱。
假如十年下来……那更是天文数字,足以买房几间。
权衡利弊后,阎埠贵摇头放弃,并向贾张氏表明态度。
贾张氏得意洋洋地对老太太说:
“阎老抠都退出来了,剩我一个。
要么您接受我的条件——每年两次肉。
不然你就自力更生。”
这时,聋老太太仿佛听不懂一样问道:“你同意我的条件了吗?还说签合同的事呢!”
贾张氏恼火地说:“谁同意了?我是在跟你要条件。”
随后,聋老太太提出要求,说当天就要五花肉、红烧的且必须吃饱。
看到此情此景,秦淮茹心里明白——这是老太太婉拒她们条件的意思,随即建议道:“既然老太太不同意咱们条件,咱们各自生活好了。”
如果一个星期两次,干脆到那时候直接给棒梗租个房子算了。”
贾张氏一想也有道理,租房子一个月才三四块钱,比给聋老太太买肉划算多了。
再说有肉自己家里人也想吃,怎么可能都给她。
聋老太太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秦淮茹,秦淮茹可不愿意轻易让步。
她可是“画饼高手”
,不能就这样随便答应。
她心里清楚贾家的为人,若是此时把房子给了贾家,将来肯定被甩掉;但什么都不给,秦淮茹肯定不干。
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所以,秦淮茹不肯轻易承诺,而聋老太太也明白这种情况下的困难。
她今天这一番动作,就是为了向院子里所有的人宣告,即便自己不再享受五保户待遇了,也并非完全无人理会。
若有人愿意照顾她,将来或许会继承她的遗产。
陈国庆不会因为一间房子做违背心意的事,而且现在弄到房子也很容易。
事实上,他早已悄悄买下了院子中的正房,何大清和何雨柱都不知道这事儿。
如今房屋已经过户给他了,即使何雨水得知了何大清回来的消息也没过来。
为了不打乱妹妹的生活,何大清也不愿告知妹妹自己的回归,还特意警告何雨柱别打扰妹妹。
这段时间何雨柱知道自己辜负了妹妹的信任,因易中海和秦淮茹,这几年疏忽照顾妹妹,甚至挪用了她的生活费和学费。
好东西也都送给了秦淮茹,根本没想过要留给妹妹。
正因为如此,何雨柱不敢面对何雨水,也就没有找她。
在他和父亲心里,何雨水不想在大院再见哥哥。
他们只好把房子租出去,并且是租给了公安部门,而何雨水男朋友就是个小片警,这样就能解释为何房子顺利租出。
没人知道这个房子实际上被陈国庆买下,并由他租出去的。
陈国庆也不想宣扬此事,在这个时代太高调反而不好。
最终聋老太太未能找到合适的照料人,也只能回去。
看到她走,众人也无多言,因为这样的条件太苛刻了——一周两次肉类供应实在太难办到。
除非像陈国庆那样,天天打猎有猎物,大家都知道他的实力。
因此没人敢奢望从他那里获得多余的肉,更不用说上次刘海中企图用权力 陈国庆为大院争取肉食,还没来得及表露目的就被陈国庆扳倒了。
除了范金有,他是街道的干事,也进了这所大院。
因此大家心里清楚,现在唯有何家和陈国庆能够照顾这位聋老太太。
然而,陈国庆显然对此并不情愿,而且确实也没时间照看她,尤其是提到为老太太买肉,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一点。
要是放在从前的四合院时代,易中海和他的前妻或许还会用道德规范去要求陈国庆;但现今,四合院已今非昔比,单纯用所谓的“美德”
已不足以解决问题了。
没过多久,众人相继散去。
回去后,沈秀萍问起:“当家的,这是怎么一回事?”
陈国庆解释道:“其实不过是聋老太太在试探,想找个人能给她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以往她的生活是由易中海的妻子打理的,照料得无微不至。
可由于之前的离婚事件,易中海与他妻子分开了。
易中海的妻子拿着一小笔财产去了亲戚家。
至于她现在在哪儿,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