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个孩子,净办大人事儿,再有马团长那么硬的关系,这小子的前途不可限量。
……
周启明给他找的房子是一个一进四合院的三间正房,左右两边的厢房都有人住。
住东边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慈眉善目的,见周启明带人来,还冲刘根来笑了笑。
住西边的是一对带着三个孩子的夫妻,夫妻两个都三十多岁,丈夫在工厂上班,妻子没工作,三个孩子都在上学。
周启明带着刘根来进院的时候,西厢房锁着门,东厢房的老太太说他们家媳妇出城挖野菜去了。
房东是一个六十左右岁的老头,个子不高,干瘦干瘦的,穿着一身中山装,上衣口袋里还别着一个钢笔。
介绍房子的时候,老头说他是小学老师,已经退休了,两个儿子都在沪上找了工作,他便想去投奔儿子养老。
整个四合院都是他的,东西厢房的两户人家都是他的租户。
刘根来对那三间正房挺满意,听老头说了这个情况,就把周启明拉到一边。
“周叔,我想把这个院子买下来,你问问他答不答应。”
“这四合院可不便宜,你有那么多钱?”周启明问道。
“钱的事儿你不用管,你就问他卖不卖就行了。”
他身上光现钱就有六百多,要是不够,还有七头野猪,他随时都可以往国营饭店送。
“他肯定是想卖,他都这么大年纪了,从沪上到四九城收房租也不合适,可问题是,现在上头有政策,不允许随便买卖房产。”周启明有点为难。
“凡事都可以变通,老人家教了一辈子书,为人民服务了这么多年,老了老了,想去外地找儿子养老,享几天福,过几天儿孙绕膝的日子,总不能为了这点房租年年沪上四九城的折腾吧?
他都这么大年纪了,万一路上出了事儿可咋办?
我把他的房子买了,是帮他解决实际困难,也是帮街道解决麻烦,街道应该不会不同意,周叔您说是不是?”刘根来循循善诱。
“你小子再会说,这事儿也不归我管,我说了不算。”周启明摇头笑着。
“那谁说了算?”
“街道办孙主任。你要买这个院子,得她点头。”
“这事儿简单,”刘根来一笑,“周叔,你问问孙主任,我要是给他们街道办送一头七八十斤的野猪,她点不点头。”
“你小子还有野猪?”周启明两眼瞪得溜圆。
“就在城外藏着,孙主任要是不要,我就送国营饭店了。”
“要,要,怎么可能不要,现在哪个单位会把到手的肉往外送?”周启明笑着拍拍刘根来肩膀,“你小子真行,到哪儿都用肉开路,等着吧,我先去问问房东。”
没有意外,老头一听说刘根来要买他的房子,高兴的眉开眼笑,握着刘根来的手连连道谢,说是帮他解决了大麻烦,搞得刘根来都不好意思了。
老头开价也不高,只要六百块,刘根来都不用卖野猪,他空间里就有。
搞定了房东,刘根来便让周启明带着房东先去街道办找孙主任,他骑上自行车出了四九城。
到了四九城外,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刘根来从空间里取出一头七八十斤的野猪,装进麻袋,绑上自行车后座,又回到四九城,来到了北街街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