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想开口说些什么时,又忍不住把话硬咽回去。
看着眼前的两人,苏远明白她们的心思。
“唉…”他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没有多做解释。
就在这时,张老头面带愁容地向他们住的地方走来。
“张叔,怎么今天有空来访呀?”见到张老头过来,苏远立刻起身迎接。
张老没有过多客套,直入庭院坐下,品尝一口茶后道:“你就知道享受。”
苏远暗自苦笑,“什么叫享受啊?这些茶每年哪少得了您那一份儿。”然后他又补充说,“你从来不是无缘无故来找我的,有什么要事直说吧。”
实际上,苏远早就猜到了张老此次拜访的目的。
果然张老的目光看向苏远犹豫一会儿之后说道:“大家都在准备通过高考回城,你却还能这么沉得住气……”
看到程风始终泰然自若,毫不焦急的样子,张伯心里不禁涌起一丝好奇。
察觉到张伯的目光,再看看一旁同样被吸引过来的张瑶和画梅,程风微微一笑:“我对高考没什么兴趣……”
“再说,就算能上好大学,难道要我抛下瑶姐一个人走吗?抛弃妻子的事情,我程风绝不会做,也不屑于做。”
听到这番话,张伯重重拍了拍程风的肩膀,大笑着说:“哈哈,我就知道没看错你小子!”
旁边的张瑶和画梅此时也释怀了,她们眼中原本的担忧此刻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想到程风一向以来的态度,她们才意识到,那股莫名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
没想到这次的交谈反而让张瑶和画梅更放心,也为程风解决了一个潜在的问题。
满意地笑了几声后,张伯脸上浮现出一丝忧虑,话锋一转:“你说你不看重高考,但是屯里的其他知青一个个跟疯了一样。”
“如果继续任其发展下去,恐怕会发生意外。”
说罢,张伯望向程风,稍作停顿,又问:“你有什么办法吗?”
程风迎着张伯的目光笑了笑:“堵不如疏。”
“恢复高考已是大势所趋,我们无法阻止这一趋势。”
“既然阻止不了,还不如助那些知青一臂之力。
正好我这里有一些书,或许能对他们的备考有些帮助。”
说完,程风看了一眼张伯,仿佛在思考些什么。
沉默片刻后,他又说道:“三叔,你觉得这件事反映出什么呢?”
张伯听了这话,一时迷茫,不知程风什么意思。
就在这时,张瑶忽然开口说:“小风是想说,未来知识分子不会再被视为‘臭老九’……”
“新政策带来的新气象表明,国家经过多年的磨难,也该走向繁荣发展了。”
读书能够启迪心智,汇聚四方人才。
没有学问,在将来恐怕难以立足……靠山屯也有不少孩子,三哥是不是希望他们也能多些求知的机会……
林凡话音刚落,张华、张丽以及三哥的眼神中不约而同地闪过一道精光,似是领悟了什么,但仍带着几分别样的疑惑。
林凡嘴角轻轻上扬,他不再藏着掖着,接着说道:“当前正是绝佳的时机……高考虽然是一个回城的机会,可全国知青众多,并非所有人都能考上大学。
村里那些知青想要抓住这次机会,我们就让他们试试……不但不会阻止,反而应该大力支持,提供所需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借机让他们一边准备考试,一边教导村里的孩子们。
三哥觉得怎么样?”
话音未落,林凡的目光已直接锁定在三哥身上,等待回应。
张华和李梅也一同将目光投向三哥,静观其反应。
面对大家期待的眼神,三哥陷入了沉思,众人对视一眼后默契地选择了静默。
纷纷围坐下来,轻抿茶水,各自思绪飘荡。
数分钟后,三哥终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眼神透出果断的光芒。
他抬起头正视林凡,语气坚定地说道:“你说得对,老夫不懂大道理,但有句话我一直信服——知识改变命运。”稍作停顿后继续说道:“林少你有什么计划?”
见三哥下定决心支持,林凡微微一笑,简要阐述了他的打算:希望得到村里知青的支持,他们准备应考的同时,每天都花一些时间为孩子们授课。
听完这番话,三哥眼中亮起赞同之色,轻轻点头。
林凡的提议非常妥当,与其阻止,不如支持。
这样不仅结识了志同道合之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受益,获取知识的滋养。
“行,那就按照小林提出的办法来办吧。” “不过……”
说到这里,张大叔的脸上又浮现出几缕为难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