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姐,你们看村里的晒谷场怎么样?我让人把东西直接带去那里找你们……”
见晓妍答应帮忙,陈风几人彼此对视一眼,心里瞬间松了一口气。
有熟人果然方便很多。
更何况李艳和小美都是岗湾村的老乡,这就是为什么陈风选这里作为第一个目标。
“那我们就在晒谷场集合吧。”
“不过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借几张桌子和凳子。”
大家商量妥当后,陈风招呼了何明春两人搬起一张桌子和几张凳子就往晒谷场走去。
与此同时,晓妍也毫不迟疑地将陈风一行人要收购药材及古董字画的消息通知岗湾村村民。
到了晒谷场,陈风刚摆好桌椅,便拿出了装有三千现金和一堆票据的箱子。
那些金条若真有用上的一天,他也绝不会迟疑。
一切准备就绪后,何明春目光忍不住落向陈风:“风哥,你说乡亲们会拿出我们需要的东西吗?”
看着满脸焦虑的何明春,陈风气定神闲地说:“你着什么急,该是我们的,少不了。”
两人说话间,没过一会儿,村民们就开始陆陆续续赶到晒谷场。
“你看,他们不都来了吗。”
望着涌来的人群,陈风冲何明春笑了笑。
远处,晓妍走在队伍前面,距离他们还有一段路便开始招手:“陈大哥,李大姐,我带着大家来了……”
“陈大哥、李大姐,大伙听闻消息已经纷纷把自己家的东西带来了……后面还有不少人也会赶来。”
见此情景,陈风轻点了一下头并示意李艳说话。
李艳起身说道:
“各位乡亲,我们来的目的晓妍应该跟大家说过了……无需多言,只要您手里的药材符合我们要求,不论是现金还是各类票据都可以兑换。
这不是买卖,而是‘交换’。”
虽然大家心知肚明这是买卖,但说出口时只用‘换’这个字。
“要是药材,请送到我这里;如果是字画文物,请送交这位韩先生这边。”
听完李艳的话,到场的村民互相看了一眼,谁都没率先上前。
在事情的发展中,一位看起来已有五六十岁的大叔,慢慢地走近,一边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红布包裹着的物件。
这位大叔径直走到李丽面前,把那用红布包着的东西递给李丽,并说道:“小丽,你看这株人参大概值多少?”
李丽接过东西后神情认真,她缓缓展开红布,一株人参随即出现在眼前。
那密集的根须,宛如人形的四肢,让人感到奇特不已。
仅仅是简单地扫了一眼,不管是李丽还是赵强,都一眼认出这是一株百年以上的珍稀药材。
但为求严谨,李丽再次仔细打量了这棵人参,经过她专业的审视,最终断定这颗人参的药龄大约是150年左右。
由于存放不善,已经流失了一部分药力,估计相当于三十年的药力损耗。
“叔叔,你的参已经活了有百多年,可是因为保存条件不好,药力有所损失……”
“但整体影响不大,我愿给出300块钱和五十斤粮票换这参如何?”
这交易价格在当时山乡条件下远高于县城的中药房能出的价格。
更何况张艳还额外加上了50斤粮票。
当李丽报出这个价格,便看向赵强,询问他的意见。
“你觉得这个价合适吗,赵哥?”
赵强沉思一会点点头,答道:“药事你来决策就好...”
看到赵强同意的样子,李丽放心了,接着对大叔说:
“大爷,这价位你觉得如何呢?如果你可以接受的话,我们立即交换。”
那大叔见李丽如此诚恳也点头答应:
“行、行、行...就这么定了。”
拿到三百元大钞与粮票之后,这位大叔满脸感激涕零。
随后李丽将那人参交给了赵强,在场其他人受到鼓舞也纷纷献出了自己的草药,希望能换来公平的商品。
现场迅速聚集起了各类珍稀草药等待估价交换。
而这一切让韩明春和阎解峰两位年轻人心急如焚地看着眼前的空旷之处无人前来交易。
经过彼此间的短暂眼神交流,二人有了默契。
于是韩明春挺身站了起来,对着周围的村民喊话道:
“如果你们家里有些年代久远的老玩意儿比如瓷器字画或是美玉之类的东西想要置换,都可以拿来与我这儿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