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年前,吞天魔宗在玄天大陆上威名赫赫,声名远扬,彼时几乎没有任何修真者不知其名。吞天魔功的强大与诡异,让其他宗门望尘莫及。凭借着吞天魔功那独特而强大的吞噬特性,吞天魔宗的修炼速度远超其他门派,门下高手如云,在那个时代,根本没有任何门派能够与之正面抗衡。
然而,正是因为其强大的实力,吞天魔宗的门人肆无忌惮地选择吞噬其他修真者来提升自身能力,这使得整个大陆的修真界陷入了恐慌之中。他们毫无顾忌的吞噬行为,导致修真界的人数锐减,而吞天魔宗却在这血腥的杀戮中愈发强大。若是有门派胆敢反抗,轻者被其吞噬,重者则被灭门灭户。
这般飞扬跋扈、无休止的杀戮,终于引发了整个大陆所有修真门派的空前团结。无论是修魔者还是修道者,即便是有着世仇的门派,也都暂时放下了恩怨,共同将矛头指向了吞天魔宗。
于是,一场惨烈无比的厮杀拉开了帷幕。尽管吞天魔宗实力强劲,但终究无法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大陆的修真势力。由于其对修真界的威胁太过巨大,受到其残害的门派数不胜数,最终,吞天魔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灭门的惨痛代价。
当时的门主吞天魔君,已是即将渡过天劫飞升的大乘期高手,然而在被上千修真高手的围攻之下,也只能凭借魔剑逆天的速度逃至此处。但他伤势过重,元婴即将溃散,甚至连元婴出窍重新选择身体的能力都已丧失。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使用吞天魔宗的秘法强行稳住即将消散的意识,留下了这段沉重的叙述。
陆云看到此处,不禁为如今的吞天魔宗感到深深的悲哀。昔日的吞天魔宗高高在上,站在世界之巅,而如今却沦落到连生存都成问题的境地。他暗自揣测,如今的吞天魔宗或许是前人偶然间得到了一些吞天魔宗残存的功法后建立起来的。但由于对这功法的特性缺乏了解,再加上功法口诀晦涩难懂,一开始便将吞天魔功当作普通的修真方法来修炼。
正因如此,从一开始就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在这错误的基础上继续修炼,与正确的修炼方法渐行渐远,最终使得吞天魔功变成了如今这般尴尬的局面。
玉简之中,不仅记录着吞天魔功完整的修炼法门,还详细记载了修炼所需的众多珍稀材料。仅仅是看到那些材料的珍贵程度,陆云便能想象到当初吞天魔宗的强盛,想必这些材料也是通过强取豪夺而来。
陆云暗自庆幸自己的好运,同时也下定决心要重振吞天魔宗昔日的辉煌。在他看来,修真本就是逆天而行,既然连天都不畏惧,那么通过杀戮其他修道者来提升自己又有何不可?既然选择了修真之路,就应该做好适者生存的准备。只是他觉得当年吞天魔宗的行事手段太过鲁莽,才导致了被灭门的结局。
这玉简中,除了最基本的吞天魔功修炼法诀外,还包含了各种辅助的攻击防御法诀,诸如阵法、符咒法诀等,简直就是一部修魔的百科全书。这让陆云看到了前方修炼之路的光明前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不过,让陆云有些尴尬的是,适合他目前境界使用的攻击法门寥寥无几。他如今才刚到胎息期中期,严格来说,还不算真正踏入修真界,只有达到辟谷期,才能算得上是一名真正的修真者,而前面的三个阶段仅仅是进入修真界的基础。许多强大的功法,以他现在的境界和功力根本无法施展。
他所能运用的,大多是一些威力较小的法诀。这就好比他找到了一座巨大的宝藏,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装下宝物的储物戒指,只能徒手拿着几块而已。
“实力啊!看来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它。” 陆云深知自己的缺陷,便决定全力弥补。修炼,对他而言成了永无止境的追求,他在这深潭秘洞中潜心修炼,不问外事。
将近五天过去了,陆云一直未等到八翅紫晶蟒内丹的再次发作,他心中已然确定,八翅紫晶蟒内丹的真力已被自己彻底吸收,内丹也从体内消失不见。
通过玉简中对吞天魔功的详细介绍,陆云对其有了全新的认识。正是因为吞天魔功吞噬特性的强大,它对修真者身体的要求也极为苛刻,这也是它与其他功法的不同之处。
其他功法的修真者,大多专注于修炼五神,对身体的训练并无特殊要求。但吞天魔功由于其独特的吞噬作用,将别人的真力吸收转化为自身所用,这对身体的负荷极大。如果身体强度不够,还没等吸收完他人的真元,自己就可能先暴体而亡。所以,吞天魔功前期不仅要修炼五神,还要对五脏和身体进行锤炼,甚至在前期,炼体比炼神更为重要。
当然,吞天魔功虽强,却也存在缺陷。首先,它并不能将他人的所有真元都化为己用,毕竟不是自己辛苦修炼所得。吞天魔功在吞噬过程中,会依靠自身强大的身体机能和功法的神秘力量,先对别人的真元去粗取精。由于每个人的修炼功法不同,必须将其完全转化为与自己一致的真元才能吸收,否则就会玩火自焚。
经过这一过程后,自身能得到的往往只是别人浑身真元的十分之一左右,但这十分之一却是精华,完全不用担心反噬或走火入魔的问题。
其次,别人不会坐以待毙等着被吞噬,所以如果双方境界相差过大,吞天魔功能够成功吞噬的机会就非常渺茫。即便成功吞噬了境界比自己高的修真者,这十分之一的真元也未必是自己身体能够承受的,必须尽快进行消化。而消化的速度取决于身体的强度和自身的境界,这段消化的时间也是极为危险的,除非能完全制住对方,否则在吞噬过程中自己也会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