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瑶转身,看到三皇子轩辕澈正站在她身后,一袭月白色锦袍,衬得他更加丰神俊朗。
他脸上带着温润的笑容,眼神却深邃难测。
“余姑娘,独自一人赏花,岂不寂寞?”
余瑶微微福身,“民女见过三皇子。”她心中警惕,三皇子突然出现,究竟有何用意?
轩辕澈走到她身旁,目光落在她精致的侧脸上,“余姑娘的医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母妃自从你诊治之后,气色好了许多,本王感激不尽。”
余瑶谦虚道:“三皇子过奖了,民女只是尽力而为。”
轩辕澈的目光更加灼热,“余姑娘如此聪慧善良,又精通医术,实乃世间少有的奇女子。”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认真,“本王对姑娘,甚是倾慕。”
余瑶心中一凛,三皇子这番话,分明是表明了心意。
她垂下眼眸,掩饰住内心的不安,“三皇子谬赞了,民女出身卑微,不敢高攀。”
轩辕澈却似乎没有听懂她的婉拒,继续说道:“余姑娘不必妄自菲薄,以你的才华,完全可以留在宫中,享受荣华富贵。只要你愿意,本王可以……”
余瑶心中更加慌乱,她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更何况她心中早已有了吴凛。
她该如何拒绝三皇子,才能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三皇子,民女……”
“余姑娘,”轩辕澈打断她的话,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本王知道,你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你渴望在医术上有所成就。留在宫中,你将拥有最好的资源,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疑难杂症,更能实现你的理想。”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温柔,“本王可以给你想要的一切。”
余瑶的心沉了下去,她知道,如果自己再不表明态度,恐怕会更加难以脱身。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轩辕澈,“三皇子,民女……”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民女已经……”
余瑶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却坚定:“民女已经许配人家,婚期将近,恕难从命。”
此言一出,周围一片寂静。
轩辕澈脸上的笑容僵住,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没想到余瑶会拒绝得如此干脆,而且是以已有婚约为由。
周围的宫女太监们也纷纷面露诧异,他们没想到一个乡野出身的女子,竟然敢拒绝三皇子的示爱。
在他们看来,这可是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机会啊!
轩辕澈很快恢复了平静,他深深地看了余瑶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哦?不知余姑娘的未婚夫是何人?”
余瑶微微福身,语气不卑不亢:“小女子出身乡野,未婚夫也只是一介平民。” 她不愿透露吴凛的身份,以免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轩辕澈没有再追问,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既然如此,是本王唐突了。” 他转身离去,背影显得有些落寞。
这一幕被躲在暗处的李御医看得一清二楚。
他原本以为余瑶会借机攀上三皇子,没想到她竟然拒绝了。
这让他心中暗喜,认为这是一个打击余瑶的好机会。
第二天,贵妃例行复诊。
李御医故意当着贵妃的面,问余瑶一个刁钻的医术问题:“余姑娘,贵妃娘娘近日偶感头晕,你认为是何原因导致的?”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贵妃的头晕症状并不明显,病因也较为复杂,一般的大夫很难诊断出来。
李御医想借此让余瑶出丑,让她在贵妃面前失去信任。
余瑶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李御医的用意。
她微微一笑,语气从容不迫:“李御医此言差矣……”
余瑶微微一笑,语气从容不迫:“李御医此言差矣,贵妃娘娘的头晕并非单一病症,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娘娘近日忧思过重,加之天气变化,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故而出现头晕症状。”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娘娘的脉象显示,肝气郁结,也加重了头晕的症状。”
李御医脸色一变,他没想到余瑶竟然能如此精准地诊断出贵妃的病症。
他还想再说什么,却被余瑶抢先一步:“依民女之见,除了服用汤药之外,还需配合针灸治疗,方能彻底根治娘娘的头晕之症。” 她说着,便从随身携带的药箱中取出银针,手法娴熟地为贵妃施针。
贵妃只觉得一阵清凉之感传遍全身,头晕的症状也明显减轻了。
她欣喜地看向余瑶,眼中充满了感激:“余姑娘真是妙手回春啊!本宫的头晕好多了!”
在场的其他御医们也都对余瑶的医术叹服不已。